- 【药品名称】:
- 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
- 【英文名称】:
-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 Live, Oral, Pentavalent (Vero Cell)
- 【批准文号】:
- S20180002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Rx
- 【医保类型】:
- 非医保
- 【药品类型】:
- 生物制剂
- 【 适 应 症 】:
-
本品用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目前国内注册临床试验尚未观察到足够的G2,G3,G4血清型轮状病毒胃肠炎病例,在中国健康婴儿中对上述型别的保护作用尚待进一步观察。
- 【用法用量】:
-
1、本品仅限口服,不能用于注射。
2、本品的全程免疫共3剂:6-12周龄时开始口服第1剂,每剂接种间隔4-10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
- 【 副 作 用 】:
-
按照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的分类描述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十分常见(多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0.1%),罕见(0.01%-0.1%,含0.01%),十分罕见(<0.01%)。
1、国外临床试验
本品的3项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对71,725名婴儿进行了评估,其中36,165名婴儿接种疫苗,35,560名婴儿接种安慰剂。从11,711名婴儿(其中6,138名接种疫苗)中收集了详细的安全性资料,包括来自注册试验006研究一个亚组和参与007等研究的婴儿受试者。在每剂接种后第1周内由父母法定监护人使用疫苗接种报告卡(VRC)每天记录婴幼儿的体温和任何腹泻及呕吐的发生情况,并且在每一剂接种后42天内用VRC记录其他不良事件。在接种本品任何一剂42天之内观察到的全身不良反应如下:
(1)十分常见:发热、腹泻、呕吐、易激惹。
(2)常见:胃肠炎、肠胃胀气、食物反流、哭闹。
(3)偶见:上呼吸道感染、鼻溢、便秘、上腹痛、食欲下降、咳嗽、鼻咽炎、皮疹、躁动、婴儿腹绞痛、失眠、流感、病毒感染、鼻塞、中耳炎、胃肠道疾病、腹痛、便血、湿疹、激越、疲劳、肠炎、嗜睡、尿布性皮炎、粪便异常、胃部不适、稀便、排便频率增加、病毒性胃肠炎、呼吸道感染、乏力、脱水。
这些不良反应在疫苗组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的发生率。在本品Ⅲ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中,任何一剂接种后42天之内未观察到发生频率≥0.1%的疫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2、国内临床试验
在中国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共入组4,040名6-12周龄健康婴儿,按照1:1比例随机接种疫苗或安慰剂。试验中在每剂接种后30天内收集体温升高、腹泻和呕吐等征集性不良事件以及所有其他不良事件(在每一剂接种14天内由父母/法定监护人使用VRC记录婴儿的体温、任何腹泻和/或呕吐发生情况以及所有其他不良事件,每一剂接种后第15天至第30天内岀现的所有不良事件由父母法定监护人通过电话或电子信函收集)。此外,整个研究期间收集所有严重不良事件、死亡和肠套叠病例。在接种任何一剂疫苗后30天内,观察到的全身不良反应如下:
(1)十分常见:发热。
(2)常见:腹泻、呕吐、鼻咽炎。
(3)偶见:咳嗽、胃肠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肠炎。
这些不良反应在疫苗组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的发生率。接种疫苗的受试者中未出现疫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3、国外上市后监测
本品上市后在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中发现以下不良事件的报告。向VAERS报告接种后发生的不良事件基于自愿,无法估计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或确认与疫苗暴露间的因果关系。在上市后使用中,接种疫苗后出现以下不良事件的报告:
(1)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反应。
(2)胃肠道疾病:肠套叠、便血、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SCID)患儿发生伴随疫苗株粪便排毒的胃肠炎。
(3)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4)感染和传染性疾病:川崎病、疫苗株从疫苗受种者传播至未接种疫苗的接触者。
- 【 禁 忌 】:
-
1、超敏反应:对于本品任何成分出现超敏反应者。接种一剂本品后出现疑似过敏症状的婴儿,不应继续接种剩余剂次。
2、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禁止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SCID)患儿接种本品。上市后出现接种疫苗的婴儿发生胃肠炎的报告,包括严重腹泻及疫苗株排毒时间延长的情况,这些病例随后均被诊断患有SCID。
3、肠套叠既往史:禁止具有肠套叠既往史婴儿接种本品。
- 【 成 分 】:
- 本品包含5种人-牛轮状病毒重配株的口服五价减毒活疫苗,以Vero细胞培养获得。
- 【 性 状 】:
- 本品为淡黄色至略带粉红的淡黄色,澄清液体。
- 【注意事项】:
-
1、重要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必须具备适当的医疗救治和观察条件,以处置接种本品后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
(2)免疫缺陷人群
临床试验尚未获得以下潜在免疫缺陷的婴儿服用本品后的安全性和保护效力相关数据:
①患血液恶液质、白血病、任何类型淋巴瘤或其他影响骨髓或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婴儿。
②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儿(包括大剂量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对于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吸入类固醇的婴儿,可以接种本品。
③原发和获得性免疫缺陷婴儿,包括HⅣ/AIDS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其他临床表现、细胞免疫缺陷、低丙种球蛋白和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试验中尚无充分资料支持母亲患有HⅣ/AIDS感染,但HⅣ感染状态尚不确定的婴儿接种本品。
④42天内曾输血或血液制品,包括免疫球蛋白的婴儿。有报告显示疫苗株可从疫苗受种者传播至未接种疫苗的接触者。
(3)肠套叠
曾在国外上市的人猴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观察到接种后增加肠套叠风险。本品在美国上市后观察性研究发现,首剂接种后21天内观察到肠套叠病例的发生,病例集中出现在前7天。本品全球上市后被动监测发现,接种疫苗与肠套叠发生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
(4)胃肠道疾病
对于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史的婴儿,包括活动性急性胃肠道疾病、慢性腹泻和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先天性腹部异常和腹部手术史的婴儿,尚无相关的疫苗安全性或保护效力数据。因此需谨慎考虑对这些婴儿接种本品。
(5)排毒和传播
上市后可观察到本疫苗株从受种者传播至没有接种的接触者。本疫苗株传播的潜在风险应与感染及传播自然感染轮状病毒的风险进行权衡。应谨慎考虑是否对与以下免疫缺陷的人密切接触的婴幼儿接种本品:恶性疾病或免疫抑制患者;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6)发热性疾病
发热性疾病可能是延迟接种本疫苗的原因,除非医生认为暂停接种本品会造成更大的风险。
(7)接种不全的免疫程序
临床研究未对仅接种1剂或2剂本品提供的保护水平进行评估。
(8)疫苗效果局限性
本品可能无法保护所有疫苗受种者感染轮状病毒。
(9)暴露后预防
尚无关于暴露于自然感染轮状病毒后接种本品的临床数据。
2、使用方面注意事项
(1)国外临床研究显示无论在接种本品之前或之后,对于饮食没有限制,包括母乳在内。
(2)如果因某种原因未能给予足够本品剂量(如疫苗被婴儿吐出),由于临床试验中未针对该情况进行过研究,不建议给予补充接种。应按照后续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
(3)禁止将本品与其他疫苗或液体混合使用。禁止重配或稀释。
(4)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本品。
(5)从冰箱中取出本品后,应尽快使用。从冰箱中取出置于25℃或低于25℃的室温时,需在48小时内使用。超出该期限的产品,应按相关规定弃入生物废弃物容器中。
(6)如果在接种本品前发现其外观与本说明书的成分和性状描述不一致的变化(如发生颜色改变等),应避免接种。并按照本说明书提供的联系方式及时进行报告。
(7)本品接种操作说明见说明书。
- 【储藏方法】:
- 在2-8C冷藏条件下贮藏及运输。避光保存。
-
-
不孕不育检查
是否空腹:否
简介:不孕不育由女性的不孕症及男性的不育症合称而来,若夫妻在未采取避孕措.... 更多»
-
-
卵泡刺激素
是否空腹:是
简介:卵泡刺激素,也有称为促卵泡生成素,检验报告上有FSH的简称。人体内.... 更多»
-
-
B型尿钠肽
是否空腹:否
简介:B型尿钠肽(BNP)又称脑钠肽,该检查方法用血液检测。其临床意义与.... 更多»
-
-
睾酮
是否空腹:是
简介:睾酮,检验报告上标示为T。男性的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产生,受黄体.... 更多»
-
-
催乳素
是否空腹:是
简介:催乳素,也称为泌乳素,检验报告上标示为PRL。催乳素主要由腺垂体细.... 更多»
-
-
精液果糖检测
是否空腹:否
简介:精液中的果糖主要由精囊腺分泌,为精子活动提供能源,因此精浆的果糖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