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周神经病变:本品治疗,可出现外周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HIV感染的晚期患者、有神经病史同时使用如司他夫定等神经毒性药物的患者,较易发生外周神经病变。
2、本品应在用餐30分钟以前,或在用餐2小时以后,空腹服用。
3、肾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60mL/分钟),因药物的清除率降低,较易发生毒性反应。这些患者服用本品的剂量需减少。本品含镁离子,若长期使用,会加重患者的镁负荷。
4、肝功能损害患者:肝功能的减退是否影响去羟肌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现还未明确,因此,这些患者服用本品时,需明确观察其毒性。
5、高尿酸血症患者:本品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相关。若不能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必须暂停使用本品。
6、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本品均会发生严重的胰腺炎,甚至会导致死亡。
7、本品可导致外周神经病变,外周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应了解HIV感染的晚期、有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较易发生外周神经病变。一旦有此毒性发生,需改变本品剂量或停止使用。
8、本品与其他有相似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其不良反应比单用更易发生。这些患者需密切观察。
9、在服用某些药物或其他物质时,包括饮酒都可能增加本品的毒性,应谨慎。
10、为保证胃中的酸中和,每次至少服用两片,为避免过多的抗酸成分引起胃肠道的副使用,每次剂量不要超过4片。
11、本品不能治愈HIV感染,他们仍会患HIV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机会致病菌感染。患者在使用本品时,仍需看医生。另外,服用本品不能防止HIV通过性接触或血传染。目前,本品治疗的长期效果不明。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怀孕期间,除非确实需要,不要使用本品。美国公众健康、疾病控制中心建议HIV感染的母亲不要给新生儿哺乳,以减少产后HIV传染给可能未感染的新生儿。大鼠实验发现,口服后,去羟肌苷或其代谢物可经乳汁分泌。目前不知道去羟肌苷是否在人类乳汁中分泌。
13、儿童用药:已有充分的成人和儿童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都表明儿童可以使用本品,详见[药代动力学]和[用法用量]。
14、老年用药:目前未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但老年人通常有肾功能衰退,应注意调整剂量。
15、药物过量:本品用药过量目前尚无已知的解毒药。Ⅰ期临床研究中,初始剂量为目前推荐剂量的10倍,发生的毒性有:胰腺炎、外周神经病变、腹泻、高尿酸血症和肝功能减退。去羟肌苷不能通过腹膜透析排出,而血液透析能排出少量去羟肌苷。
-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病科
对去羟肌苷核,或者对其他配方成分有明显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该药物。 患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遵医嘱减少服用剂量。患有HIV感染晚期、有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外周神经病变,如果一旦有毒性发生,需要改变药物剂量或者停止用药。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如果有肾功能衰退的迹象,则需要调整剂量。 详情»
-
不孕不育检查
是否空腹:否
简介:不孕不育由女性的不孕症及男性的不育症合称而来,若夫妻在未采取避孕措.... 更多»
-
卵泡刺激素
是否空腹:是
简介:卵泡刺激素,也有称为促卵泡生成素,检验报告上有FSH的简称。人体内.... 更多»
-
B型尿钠肽
是否空腹:否
简介:B型尿钠肽(BNP)又称脑钠肽,该检查方法用血液检测。其临床意义与.... 更多»
-
睾酮
是否空腹:是
简介:睾酮,检验报告上标示为T。男性的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产生,受黄体.... 更多»
-
催乳素
是否空腹:是
简介:催乳素,也称为泌乳素,检验报告上标示为PRL。催乳素主要由腺垂体细.... 更多»
-
精液果糖检测
是否空腹:否
简介:精液中的果糖主要由精囊腺分泌,为精子活动提供能源,因此精浆的果糖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