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
- 【英文名称】:
- Naftifine Hydrochloride and Ketoconazole Cream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949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Rx
- 【医保类型】:
- 非医保
- 【药品类型】:
- 化学药品
- 【参考价格】:
- 28.60
- 【生产企业】:
-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 【 适 应 症 】:
-
本品适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皮肤念珠菌病等
- 【用法用量】:
-
外用,均匀涂于患处及周围皮肤,每日1~2次,疗程一般为2~4周。
- 【 副 作 用 】:
-
本品外用耐受性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的局部刺激症状如:灼热、刺痛、皮肤干燥、红斑、瘙痒,偶可发生过敏反应,引起接触性皮炎
- 【 禁 忌 】:
-
对盐酸萘替芬、酮康唑过敏者禁用。
- 【 成 分 】: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10g盐酸萘替芬乳膏含盐酸萘替芬0.1g和酮康唑25mg
- 【 性 状 】:
- 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软膏。
- 【注意事项】:
-
1.本品仅供外用,避免接触眼睛和其它粘膜组织。
2.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严重的局部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需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
本品为外用抗真菌药,是由1%盐酸萘替芬和0.25%酮康唑组成的复方制剂。
作用机理:
盐酸萘替芬和酮康唑均可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使膜结构破坏从而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但二者影响麦角固醇合成的机制不同:
酮康唑:作用于羊毛类固醇的C-14去甲基化酶,抑制羊毛类固醇向14-去甲基羊毛类固醇的转化,从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对皮肤癣菌和酵母菌等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盐酸萘替芬:其作用靶位是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角鲨烯转化为角鲨烯环氧化物,最终抑制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此外,角鲨烯的堆积会导致细胞膜脆性增加而破裂。丙烯胺类对皮肤癣菌杀菌力强,而对酵母菌则呈抑菌作用。
毒理研究
萘替芬酮康唑
急性毒性:将家兔分为皮肤完整组和皮肤损伤组,每组动物均涂搽5%、2.5%和1.25%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g/只,24小时后洗去皮肤残留药物,观察7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发生。
长期毒性:给家兔涂搽5%、2.5%和1.25%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g/只,1次/日,连续给药12周,未见明显毒性发生。
皮肤刺激性:将家兔分为皮肤完整组和皮肤破损组,每组动物均涂搽2.5%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g/只,连续给药1周,停药后观察1周,结果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完整和损伤皮肤均无明显刺激作用。
皮肤过敏性:用2.5%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豚鼠进行致敏接触,再用0.625%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激发,结果表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不会导致豚鼠皮肤发生过敏反应。
目前尚无萘替芬酮康唑的遗传、生殖毒性和致癌性研究资料。其中单药的相关毒性研究结果如下:
盐酸萘替芬
遗传毒性: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均未发现1%盐酸萘替芬乳膏有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孕大鼠和孕小鼠口服人外用剂量150倍以上的盐酸萘替芬对生殖功能无影响,对胎鼠也无损害。尚无有关本品的人体生殖毒性研究报道。
致癌性:尚未见研究报道。
酮康唑
遗传毒性:在雌雄小鼠的致突变试验中,单剂口服剂量高达80mg/kg的酮康唑对各阶段的生殖细胞均无致突变性。Ames′试验的结果也为阴性。
生殖毒性:孕大鼠口服≥80mg/kg/天的酮康唑(相当于临床最小口服剂量的10倍)可诱发并指(趾)畸形和少指(趾)畸形。外用本品未检测到有系统吸收,无外用本品的生殖毒性研究资料。
致癌性:在用瑞士Albino小鼠和Wistar大鼠进行的研究中,未发现本品有致癌性。
- 【储藏方法】:
- 密闭,在凉暗(避光并不超过20℃)处保存。
-
不孕不育检查
是否空腹:否
简介:不孕不育由女性的不孕症及男性的不育症合称而来,若夫妻在未采取避孕措.... 更多»
-
卵泡刺激素
是否空腹:是
简介:卵泡刺激素,也有称为促卵泡生成素,检验报告上有FSH的简称。人体内.... 更多»
-
B型尿钠肽
是否空腹:否
简介:B型尿钠肽(BNP)又称脑钠肽,该检查方法用血液检测。其临床意义与.... 更多»
-
睾酮
是否空腹:是
简介:睾酮,检验报告上标示为T。男性的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产生,受黄体.... 更多»
-
催乳素
是否空腹:是
简介:催乳素,也称为泌乳素,检验报告上标示为PRL。催乳素主要由腺垂体细.... 更多»
-
精液果糖检测
是否空腹:否
简介:精液中的果糖主要由精囊腺分泌,为精子活动提供能源,因此精浆的果糖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