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米芙 麦考酚钠肠溶片

批准文号:
H20201003
规格:
180mg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合用,用于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成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更多»

                      

                      

您的位置: 药品库> 普内科> 肾移植> 麦考酚钠肠溶片

药品 对比

药品信息

麦考酚钠肠溶片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

规格

180mg

0.25g

生产企业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H20201003

国药准字H20070081

说明
作用与功效

本品适用于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合用,用于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成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本品用于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斥反应,可与环孢素和腺皮质激素同时应用。

用法用量

1、麦考酚钠肠溶片推荐的起始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720mg(总剂量1440mg/天)在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空腹服用;随后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医生的判断进行剂量调整。 2、本品与吗替麦考酚酯片剂或胶囊吸收的速度不同没有医生指导,两者不可以互换。 3、基于口服麦考酚钠和吗替麦考酚酯后,体内的有效治疗成份都是麦考酚酸(MPA)。在MPA的暴露水平相同,治疗效果相当,或者上述联合的情况下,方可在医生指导下替换。 4、应告诫患者不要碾碎、咀嚼或切割本品。应整片吞服以保持片剂肠溶衣的完整性。 5、排斥反应期间的治疗: (1)肾移植排斥不会引起MPA药代动力学改变;无需减少剂量或中断本品治疗。 (2)肾损伤患者: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严重慢性肾衰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1.73m2BSA)应严密监测游离MPA和总MPAG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潜在不良反应。 (3)肝损伤患者:对患有肝器质性疾病的肾移植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是,尚不清楚是否需要对其他病因的肝病调整剂量(见【药代动力学】)。

1、预防排异剂量:应于移植72小时内开始口服。肾移植病人服用推荐剂量为1g,一天两次(一天2g)。口服本品2g/天比口服3g/天安全性更好。 2、治疗难治性排斥的剂量在临床试验中,治疗难治性排斥的首次和维持剂量推荐为1.5g,一天两次(3g/天)。 3、特殊剂量:如果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1.3×103/微升),应停止或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对有严重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25ml/分/1.73m2),应避免超过每次1g,一天两次的剂量(移植后即刻使用除外)。对这些病人应仔细观察。对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或遵医嘱。

副作用

1、以下不良反应包括了2项临床对照研究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评估了在423名初次用药患者和322名肾移植维持患者(1:1随机给药)中使用麦考酚钠和吗替麦考酚酸酯的安全性;在两组治疗人群中存在相似的副作用发生率。最常见(≥10%)的药物不良反应与麦考酚钠、环孢素微乳剂和皮质激素联合用药有关,包括白细胞减少症和腹泻。 (1)恶性肿瘤: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接受麦考酚酸(MPA)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患者,有增加发生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皮肤癌(参见【注意事项】)。在本药临床实验中观察到的恶性肿瘤整体发生率如下:接受麦考酚钠治疗1年后,2名初次用药患者(0.9%)和2名维持治疗患者(1.3%)发生淋巴细胞增生症或淋巴瘤;接受麦考酚钠治疗1年后,0.9%的初次用药患者和1.8%的维持治疗患者发生了非黑素瘤皮肤癌;0.5%的初次用药患者和0.6%的维持治疗患者中发生了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2)机会感染:所有接受移植的患者都有增加机会感染的风险;风险随免疫抑制剂的总使用量(参见【注意事项】)的增加而增加。在对肾移植患者进行的临床对照研究中,接受麦考酚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新肾移植患者1年后最常见的机会感染是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念珠菌感染和单纯疱疹。在麦考酚钠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CMV感染(血清学、病毒血症或疾病)总发生率在初次肾移植术后患者中为21.6%,在维持治疗的肾移植患者中为1.9%。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通常属于免疫抑制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临床研究中,老年患者接受包括麦考酚钠在内的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时,与年轻个体比较没有显示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 2、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1)在两项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中报告的可能与麦考酚钠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一项研究是在新肾移植患者中进行,另一项是维持治疗的肾移植患者,其中麦考酚钠联合环孢素微乳剂和皮质激素时的给药剂量为1440mg/天,持续12个月。与药品注册术语规范词典(MedDRA)系统中的组织分类一致。具体内容详见说明书。 (2)由麦考酚酸(包括MMF)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发生部位分类: ①胃肠道:结肠炎,食管炎(包括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结肠炎和食管炎),巨细胞病毒胃炎.胰腺炎,肠穿孔,胃肠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感染和侵染:严重的、有时会威胁生命的感染,包括脑脊髓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和非典型性分枝杆菌感染。多瘤病毒感染相关肾病(PVAN),尤其是BK病毒感染导致的PVAN。有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地报道,该病有时是致命的。 ②血液系统: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在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同时选择其他免疫抑制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有发生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告(见【注意事项】)。

与免疫抑制剂使用有关的不良反应特征经常难以建立,一方面是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它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1、临床试验 (1)在预防性肾脏,心脏和肝脏移植的排斥治疗反应过程中,使用本品联合环孢霉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白细胞减少症、败血症以及呕吐,而且有迹象表明存在着某种类型的感染发生率增加,例如,机会感染等(见【注意事项】)。研究显示,与本品静脉注射给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特征与在口服给药中观察到的相似。 (2)使用本品治疗难治性肾脏移植的排斥反应的安全性特征与在三组对照中的,每日3g、预防肾脏排斥反应的试验中观察到的特征相同。同接受静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相比,腹泻和白细胞减少症,伴随贫血、恶心、腹痛、败血症、恶心和呕吐、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是主要的报道较多的不良事件。 2、恶性肿瘤 (1)接受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包括合并药物的患者,接受本品作为部分免疫抑制的患者,发生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尤其是皮肤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见【注意事项】)。 (2)在对肾脏,心脏和肝脏移植随访至少1年的患者进行的对照临床试验当中,接受本品治疗(2g或者3g每日)联合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有0.4%到1%发生淋巴增生性疾病或者淋巴瘤。1.6%到3.2%的患者出现非黑色素瘤型皮肤癌;0.7%到2.1%的患者出现其它类型的恶性肿瘤。在肾脏和心脏移植的患者的3年安全性资料当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1年的资料相比,并没有发现任何意外改变。肝脏移植受者均随访了1年以上,3年以下。 (3)在治疗难治性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对照试验中,平均随访为期42个月的淋巴瘤发生率为3.9%。 3、机会感染 所有移植受者的机会感染的风险都增高,风险随免疫抑制负荷增加而加大(见【注意事项】)。在接受本品(2g或者3g每日)联合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至少随访1年的肾脏(2g数据),心脏和肝脏移植受者当中进行了对照临床试验,最常见的机会感染是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血症/综合征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其中巨细胞病毒血症/综合征的患者比例占13.5%。 4、儿童(年龄在3个月到18周岁之间) 在对100名3个月到18周岁之间的儿科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中,给予600mg/m2本品每日两次口服以后,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的类型和频率,在整体上与给予1克本品每日两次口服的成人患者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都是相似的。但是,以下在儿童当中出现的频率≥10%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与成人中出现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频率相比,在儿科人群特别是在6周岁以下的儿童当中更加常见,包括:腹泻,白细胞减少症,败血症,感染以及贫血。 5、老年患者(≥65周岁) 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尤其是接受本品作为联合免疫抑制方案一部分的患者,某些感染(包括巨细胞病毒组织侵袭病)、可能的胃肠出血和肺水肿的危险增加(见【注意事项】)。 6、下列为本品口服给药的安全性特征 在预防肾脏移植排斥的对照试验(3项试验,2g和3g的数据),一项对照心脏移植试验,和一项对照肝脏移植试验中,用本品治疗的患者≥10%和3%-<10%报告的不良事件详见CFDA药品说明书修订公告。 7、上市后经验 (1)感染: 严重的威胁生命的感染,例如脑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偶有报道,有证据表明一定类型的感染如结核和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有较高的发生率。 在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报告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病例中有患者死亡,报告的病例一般具有PML的危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剂疗法和免疫功能缺陷。 在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有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报道。这种感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可致肾移植物丢失。 血液和免疫系统:在接受本品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有报道发生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2)先天性疾病: 上市后已经报告了妊娠期内接受本品和其它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患者子女中出现先天性畸形的报道,包括耳、面部、心脏和神经系统畸变。也有早期妊娠自然流产的报道。 (3)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 在暴露于吗替麦考酚酯的患者(主要是妊娠早期)中有关于自然流产的报告(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4)胃肠道: 结肠炎(有时由巨细胞病毒属引起)、胰腺炎、及个别关于小肠绒毛萎缩的病例报告。 本品上市后的其他不良反应同在对照的肾脏,心脏和肝脏移植研究中的不良反应相似。 8、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治疗肾移植排斥的Ⅲ期对照实验,不良反应如下: (1)常见不良反应(≥10%): ①全身反应:无力,发热,头痛,感染,疼痛(包括腹部,背部,和胸部),水肿,脓毒病。 ②血液和淋巴:贫血(包括血红蛋白过少的贫血),白细胞增多,leucopenia,血小板减少。 ③泌尿生殖系统:血尿,肾小管坏死,尿道感染。 ④心血管系统:高血压。 ⑤代谢和营养:高胆固醇血,高血糖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磷酸盐血症。 ⑥消化:便秘,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口腔溃疡。 ⑦呼吸系统:咳嗽增加,呼吸困难,咽炎,肺炎,支气管炎。 ⑧皮肤及附属物:痤疮,单纯疱疹。 ⑨神经:头昏,失眠,震颤。 (2)常见不良反应(3%-<10%): ①全身反应:囊肿(包括囊状淋巴管瘤和水囊肿),腹部增大,面部水肿,流感综合症,出血,疝,不适,骨盆痛。 ②血液和淋巴:淤斑,红细胞增多症。 ③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排尿困难,肾盂积水,阳痿,肾盂肾炎,尿频。 ④心血管系统:心绞痛,房颤,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血栓形成,血管扩张。 ⑤代谢和营养:酸中毒,碱性磷酸酶升高,酶水平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SGOT和SGPT),肌酐增加,高钙血症,高脂血症,血容量过多,低钙血症,低血糖症,低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体重增加。 ⑥消化:肝功异常,厌食,胃肠胀气,胃肠炎,胃肠出血,胃肠溃疡,龈炎,牙龈增生,肝炎,肠梗塞,食管炎,口炎。 ⑦呼吸系统:哮喘,胸膜腔积液,肺水肿,鼻炎,鼻窦炎。 ⑧皮肤及附属物:脱发,皮肤良性外生物,霉菌性皮炎,带状疱疹,多毛症,瘙痒,皮癌,皮肤肥大,出汗,皮肤溃疡,疹。 ⑨神经:不安,抑郁,张力过高,感觉异常,嗜睡。 ⑩肌肉和骨骼:关节疼,腿痛性痉挛,肌痛,肌无力。 ?感觉:弱视,白内障,结膜炎。 ?内分泌:糖尿病,甲状旁脉功能失调。 9、上市后的经验: (1)消化系统:结肠炎(有时由巨细胞病毒属引起),胰腺炎。 (2)免疫抑制紊乱:严重的威胁生命的感染,例如:脑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偶有报道,有证据表明一定类型的感染如结核和非典型微生物感染有较高的发生频率。 (3)呼吸系统:肺间质异常,包括致命的肺纤维化少有报道,但在移植后服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患者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肺部症状时,应考虑从此方面加以诊断。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上市后的其它副反应同在对照的肾移植研究中的副反应相似。

禁忌

对麦考酚钠、麦考酚酸和吗替麦考酚酸酯,以及对本品所含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者禁用。

1、本药的过敏反应已被观察到,因此本品禁用于对于吗替麦考酚酯、麦考酚酸或药物中的其他成分有超敏反应的患者。 2、孕妇用药信息以及避孕要求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3、本品禁用于孕妇,因其可能致突变和致畸(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4、本品禁用于未使用高效避孕方法的育龄期妇女(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5、本品禁用于哺乳期妇女(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6、警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包括联合用药,接受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作为部分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特别是皮肤。(见【不良反应】)。危险性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疗程有关,而与特定的免疫抑制无关。由于所有病人发生皮肤癌的危险性增加,应通过穿防护衣或高防护因子的防晒霜来限制暴露于阳光和紫外线下。免疫系统的过度抑制可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包括机会致病性感染,致死感染和脓毒病。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麦考酚钠。

本品主要成分为吗替麦考酚酯。

性状

本品为石灰绿色圆形薄膜衣片。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颗粒块状物。

注意事项

1、麦考酚钠是IMPDH(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抑制剂。因此在理论上应当避免用于患有罕见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遗传缺陷的患者,如Lesch-Nyhan综合征和Kelley-Seegmiller综合征。 2、因为在妊娠期间使用可能会增加流产和先天性畸形的风险,所以建议在确定妊娠测试结果为阴性后方可开始麦考酚钠治疗。在妊娠期使用以及对避孕的要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3、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与麦考酚钠联合用药)的患者,有增加发生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皮肤癌(见【不良反应】)。风险表现为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而与某一特定药物的使用无关。与对降低皮肤癌风险的一般性建议一样,暴露在阳光下和紫外光下应该穿着保护衣和使用高保护因子的防晒霜。 4、免疫系统的过度抑制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包括机会感染、致命性感染和败血症。致命性感染会出现在接受免疫抑制的患者中(见【不良反应】)。应认真监测接受麦考酚钠治疗的患者,必须指导病人一旦出现任何感染迹象、意外擦伤、流血或骨髓抑制现象要立即报告(见【不良反应】)。应当根据医生的判断调整剂量。 5、使用吗替麦考酚酯(MMF)患者中已有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的病例报道,有时该疾病是致命的(见【不良反应】)。报道的病例大多具有PML的危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系统缺陷。吗替麦考酚酯代谢产物即为本品的活性成分麦考酚酸(MPA),故本品可能也存在导致PML的潜在危险。医生在对免疫抑制患者报告的神经系统症状鉴别诊断时需考虑PML的可能性,并请神经专科医师会诊。应注意发生多瘤病毒相关肾病(PVAN),尤其是BK病毒感染所致PVAN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发生肾功能恶化的鉴别诊断(见【不良反应】)。发生PML或PVAN的患者需减少免疫抑制剂总量,但降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可能会增加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风险。 6、接受麦考酚钠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该病症可能与服用的麦考酚酸(MPA)、联合给药方案、病毒感染有关或者与以上诱因的综合作用有关。服用麦考酚酸(MPA)的患者应当在第一个月内每周第二、三个月内每两周进行完整的血细胞计数检查,然后在第一年内每月进行完整的血细胞计数检查。如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8m2的患者可每日两次.每次服用四片180mg片或两片360mg片(日剂量1440mg)。BSA<1.19m2的儿童患者的剂量无法采用现有的片剂剂量准确给药。 7、老年用药:≥65岁的患者一般都会由于免疫抑制而导致不良药物反应的风险增加。本品的临床研究未纳入足够的65岁及以上年龄的患者,因而无法测定老年与年轻受试者在治疗反应上的差异。从其他报告的临床经验中,未发现老年和年轻患者在治疗反应上存在差异。一般说来,应根据其更可能患肝、肾、心功能降低,伴发其他疾病或采取其他药物治疗的特点,谨慎选择老年患者剂量。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720mg。 8、药物过量: (1)体征和症状:没有患者麦考酚酸急性药物过量的报告。急性药物过量可能出现的体征和症状可能有:血液学异常,例如: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胃肠道症状,例如: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及消化不良。 (2)治疗和处理:对所有药物过量病例都应采取一般支持性措施和对症治疗。尽管透析可以用于去除无活性代谢产物MPAG但并不意味着透析清除可能会影响活性成份麦考酚酸(MPA)的临床作用。这是由于麦考酚酸(MPA)具有非常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达到98%。通过干扰MPA的肠肝循环活性炭或胆酸螯合剂,例如考来烯胺,可能会减少麦考酚酸(MPA)整体暴露量

1、淋巴瘤及其他肿瘤: (2)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包括联合用药,接受本品作为部分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尤其是皮肤(见【不良反应】)。危险性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疗程有关,而与特定的免疫抑制剂无关。 (3)由于患者发生皮肤癌的危险性增加,应通过穿防护衣或含高防护因子的防晒霜减少暴露于阳光和紫外线下。 2、感染: (1)免疫系统的过度抑制可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包括机会感染,致死感染和败血症。这种感染包括潜伏病毒的再激活,如乙肝或丙肝病毒的再激活,或多瘤病毒引起的感染。已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肝炎病毒携带者因乙肝或丙肝病毒再激活引发肝炎的病例报道。 (2)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有发生与JC病毒相关的进行性多病灶脑病(PML)病例中报道,且部分病例为致死性病例,PML通常表现为轻偏瘫、冷淡、意识模糊、认知障碍和共济失调。报告的病例一般具有PML的危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剂疗法和免疫功能缺损。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医生应考虑对报告有神经症状的患者采取PML鉴别诊断,还应请神经病学家给予专科意见。 (3)在肾移植后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有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报道,这种感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候可能导致肾移植失败。对病人进行监测有助于发现其罹患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风险。有确诊BK病毒相关性肾病迹象的患者应考虑降低其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3、血液及免疫系统: (1)在每日接受3g本品治疗的肾移植受者、心脏移植受者、和肝移植受者中,分别有2.0%、2.8%、3.6%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3/mL﹞。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应每周完成一次全血细胞计数检验;在治疗的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内,应每月完成两次检验;然后至一年时,应每月完成一次检验。应特别监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出现情况(见【注意事项】:实验室检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出现可能与本品有关,也可能与合用药物、病毒感染或综合原因等有关。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NC<1.3×103/mL),应中断本品给药,或降低剂量并密切观察。观察到预防肾移植、心脏移植、或肝移植排异反应患者最常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时间是移植后31-180天。 (2)在接受本品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有报道发生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本品导致PRCA的机理尚不清楚;其他免疫抑制剂作为联合应用药物在免疫抑制治疗中引起PRCA的相关作用也尚不清楚。在一些病例中,随着本品剂量的减小或中止,发现PRCA是可逆的。然而,对于移植受者,降低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使移植物遭受排斥风险增大。 (4)应告知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在出现任何感染症状、意外瘀肿、出血或其他骨髓抑制表征时应立即汇报。 (5)患者应被告知在本品治疗中进行疫苗接种可能效果欠佳。而且应当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见【药物相互作用】)。流感疫苗接种是有益的。流感疫苗接种时,处方者应当参考国家指南。 4、消化系统: (1)本品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有关,包括罕见的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所以本品应慎用于有活动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2)理论上讲,因为本品是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应避免用于罕见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遗传缺陷的患者,如莱-尼综合征和Kelley-Seegmiller综合征。 5、相互作用: (1)含有本品的联合免疫抑制方案转换时需谨慎,因为部分药物可以影响MPA肝肠循环,例如将环孢素转换为西罗莫司或贝拉西普,则可以避免干扰MPA的肝肠循环;或者反之,则可能导致MPA暴露的变化。其他可以干扰MPA肝肠循环的药物,例如消胆胺,抗生素,由于其可能会降低本品的血浆水平和有效性,也应慎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2)不推荐本品和硫唑嘌呤联合使用,因为两者都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联合给药没有进行临床研究。 6、特殊人群用药: (1)严重慢性肾功能损伤的肾移植受者应避免使用大于1gbid的剂量,且需严密观察。 (2)出现移植物功能延迟的患者中并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但患者应被密切监测。没有严重肾功能衰竭的心脏或者肝脏移植受者数据。 (3)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例如某些感染(包括巨细胞病毒组织侵袭性疾病),和可能的胃肠道出血和肺水肿(见【不良反应】)。 (4)本品禁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口服混悬剂含有阿司帕坦,可产生苯基丙氨酸(每5mL口服混悬液2.78mg)。因此,苯丙酮尿症的患者应慎用本品口服混悬剂。(口服混悬剂应增加本段内容) 7、患者信息: (1)为患者出示完整给药说明,同时告知患者淋巴增生性疾病和某些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可能增加。 (2)告知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需要患者反复接受实验室检验。 (3)告知育龄妇女,当在怀孕期间使用本品时,可能在前3个月内增加流产风险,还增加出生缺陷风险,他们必须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4)与育龄女性患者商讨怀孕计划。 ①在开始接受本品前4周内,育龄妇女必须采取高效避孕措施(同时采取两种措施),当本品停止治疗后6周内,还必须继续采取避孕措施(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②计划怀孕患者不应接受本品治疗,除非采用其他免疫抑制剂不能成功治疗。 8、实验室检验: 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应每周完成一次全血细胞计数,在治疗的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内,应每月完成两次检验,然后至一年时每月完成一次检验。 9、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致畸效应:妊娠分类D(FDA分类) 动物研究表明本品具有生殖毒性。在动物生殖毒理学研究中,当无母体毒性情况下,胎儿吸收和畸形的发生率升高。根据体表面积转换,雌性大鼠和雌性兔子接受的本品剂量相当于肾移植和心脏移植受者所接受人用剂量的0.02-0.9倍。在大鼠子代中发生的畸形包括无眼、无下颌和脑积水。在兔子子代中发生的畸形包括心脏异位、肾脏异位、膈疝和脐疝。 本品禁止用于孕妇和未使用高效避孕方法的育龄期妇女(见【禁忌】)。 具有生育能力的患者在开始使用本品治疗前,必须充分知悉本品会增加流产和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必须向医生咨询关于避孕和怀孕的建议。 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开始使用本品治疗之前,必须有两次血清或尿液妊娠试验检测阴性结果,且灵敏度至少为25mlU/mL;第二次检测应在首次检测后8-10天,且于即将开始使用本品治疗之前进行。患者在以后的常规随访过程中,应重复进行妊娠试验检测。医生应就所有妊娠试验结果与患者进行讨论。患者应充分知悉,怀孕后需立即咨询医生。 由于本品具有致突变和致畸的可能性,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开始使用本品治疗之前,治疗期间及治疗终止后6周内,应同时采用两种可靠的避孕措施,至少包含一种高效方法,或是选择禁欲作为避孕措施。这也包括有不育症病史的患者,已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无需避孕。建议性活跃的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终止后至少90天内使用避孕套进行避孕。避孕套既适用于具有生殖能力的男性患者,也适用于输精管结扎术后的男性患者,因为输精管结扎术后的男性患者也可能存在致孕的相关风险。此外,建议男性患者的女性伴侣在其治疗期间及最后一剂本品给药后至少90天内采取高效的避孕方法。 上市后已经报道了妊娠期内接受吗替麦考酚酯和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患者的子女中,出现先天性畸形,包括多发畸形的情况。 最常报道的畸形相关的不良事件,如下所述: ①面部畸形(例如唇裂、上腭裂、小颌畸形和眼距增宽)。 ②耳部异常(例如外耳/中耳发育异常或缺如)和眼部异常(例如眼组织缺损、小眼症)。 ③手指畸形(例如多指畸形、并指、短指)。 ④心脏畸形(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⑤食管畸形(例如食管闭锁)。 ⑥神经系统畸形(例如脊柱裂)。 根据医学文献报道,在使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的妊娠患者中,活产胎儿畸形率为23%-27%;而在总人群中,活产胎儿畸形率为2%;在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活产胎儿畸形率约为4%-5%。 在暴露于吗替麦考酚酯的患者(主要是妊娠早期)中有关于自然流产事件的报道(见上市后经验)。 根据医学文献报道,在使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的妊娠患者中,自然流产的报告率为45%-49%;而在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自然流产的报告率为12%-33%。 (2)哺乳: 对大鼠的研究发现本药可从乳汁中分泌。但尚不知在人类中是否会分泌到母乳中。由于本品可能会导致哺乳期婴儿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所以本品禁用于哺乳期妇女(见【禁忌】)。 9、儿童用药: (1)根据肾脏移植后儿童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数据,推荐剂量是本品口服600mg/m2bid(最大至1gbid)。 (2)在接受心脏或肝脏同种异体移植的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10、老年用药: 本品的临床试验中未包括足够的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不能确定老年人的效果是否与年轻人不同。其他报道的临床经验也没有确定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效果差异。总体原则,老年人的剂量选择要慎重,因为更多老年人的肾脏、心脏和肝脏功能下降,并且多合并应用其他药物。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可能更多见。 11、药物过量: (1)临床试验及上市后经验中已有吗替麦考酚酸酯过量的报告。其中许多病例没有不良事件。在报告了不良事件的药物过量病例中,不良事件属于药物已知的安全性范围特征。 (2)估计吗替麦考酚酸酯过量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抑制,增加感染和骨髓抑制的易感性(见【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降低,请停用本品或减少剂量(见【注意事项】)。 (3)血液透析不能清除MPA。但是,如果MPAG血浆浓度较高(大于100μg/ml),则可以清除少量MPAG。另外,通过增加药物的分泌,MPA可被胆酸结合剂消除,如消胆胺。

同厂家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相关医生 更多»
王小璞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二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高珊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日友好医院

何巧灵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

冯翠平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日友好医院

罗淞元 主治医师

心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相关医院 更多»
唐山市第八医院

电话:0315-5917085(预约挂号)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西窑道16号

南开大学附属第一中心医院

电话:022-23626600(本部总机),022-23626032(咨询热线),022-23626789(导诊),022-24042604((东院门诊)(预约挂号)

地址:本部: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4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电话:020-82179000(总机)(预约挂号)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创大道2693号

郑州人民医院

电话:037165390000(预约挂号)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33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电话:主院区:027-83665555;光谷院区:02763639393;中法新城:027-69378083(预约挂号)

地址:主院区: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光谷院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501号,位于东三环线与光谷三路之间,光谷生物城斜对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蔡甸区新天大道288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电话:(预约挂号)

地址:

相关检查 更多»
不孕不育检查
不孕不育检查

不孕不育由女性的不孕症及男性的不育症合称而来,若夫妻在未采取避孕措....

卵泡刺激素
卵泡刺激素

卵泡刺激素,也有称为促卵泡生成素,检验报告上有FSH的简称。人体内....

B型尿钠肽
B型尿钠肽

B型尿钠肽(BNP)又称脑钠肽,该检查方法用血液检测。其临床意义与....

睾酮
睾酮

睾酮,检验报告上标示为T。男性的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产生,受黄体....

催乳素
催乳素

催乳素,也称为泌乳素,检验报告上标示为PRL。催乳素主要由腺垂体细....

精液果糖检测
精液果糖检测

精液中的果糖主要由精囊腺分泌,为精子活动提供能源,因此精浆的果糖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