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本品单药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本品弹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化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或者不适合接受化
学免疫治疗的化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一线治疗。
本品联用利妥昔单抗,适用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
以下不良反应的详细内容请参见说明书注意事项。
● 出血
● 感染
● 血细胞减少
● 间质性肺疾病
● 房颤
● 白细胞淤滞
● 高血压
● 继发恶性肿瘤
● 肿瘤溶解综合征
临床试验经验
因为临床试验的实施条件大不相同,所以在一项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
能直接与另一项药物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且可能并不反映实践中
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套细胞淋巴瘤
下面描述的数据反映了在MCL患者中的2期临床试验(PCYC-1104-CA)和3期临床试验(MCL-
3001)中本品的暴露情况。
MCL患者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20%)是腹泻、出血(如青肿)、疲乏、骨骼肌肉疼痛、恶心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和皮疹。
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反应(≥5%)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感染性肺炎和贫血
。
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和减量
接受本品治疗的250例MCL患者中,7例(3%)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导致停药的最常见的不良
反应包括出血、感染性肺炎和血小板减少症。6%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减量。
试验PCYC-1104-CA
以下数据反映了在临床试验PCYC-1104-
CA中本品的暴露情况,该试验纳入111例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MCL患者,每日接受本品
560mg治疗,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8.3个月。
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20%)是血小板减少症、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疲乏、骨
骼肌肉疼痛、外周水肿、上呼吸道感染、恶心、青肿、呼吸困难、便秘、皮疹、腹痛、呕吐和
食欲下降(参见表1和2)。
最常见的3级或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5%)是感染性肺炎、腹痛、房颤、腹泻、疲乏和皮肤
感染。
使用本品治疗曾发生致死性和严重肾衰竭事件。9%的患者肌酐水平升高至正常上限值的1.5-3
倍。
采用本品每日560 mg单药治疗MCL的试验(N=111)中发生率≥10%的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10% MCL患者发生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N=111)
表2: MCL患者发生的治疗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或中性粒细胞减少(N =111)
* 基于实验室测量值和不良反应
试验中10例患者(9%)因为不良反应停药(N=111)。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硬膜下血
肿(1.8%)。14%的患者发生导致剂量降低的不良反应。
发生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计数超过400,000/mcL的MCL患者出现过颅内出血、困倦、步态
不稳和头痛。但是,其中一些事件是在疾病进展的情况下发生的。
40%的患者在研究中尿酸升高,包括13%的尿酸值高于10mg/dL。15%的患者报告了高尿酸血症不
良反应。
试验MCL-3001
下面描述的不良反应反映了在临床试验MCL3001中本品的暴露情况,该试验纳入既往至少接受
过一种治疗的MCL患者,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4.4个月。
表 3:接受本品560 mg治疗的MCL受试者报告的不良反应 – 临床试验MCL3001(N=139)
* 包括多种不良反应术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下文所述数据反映了CLL或SLL患者的一项单组、开放临床试验(PCYC-1102-CA)和三项随机、
对照临床试验(PCYC-1112-CA、PCYC-1115-CA和CLL3001)中本品的暴露情况(总病例数=1278
,其中668例患者接受了本品治疗)。PCYC1102-CA包含51例既往经治CLL/SLL患者,PCYC-
1112-CA包含391例随机接受伊布替尼或奥法木单抗单药治疗的既往经治CLL或SLL患者,
PCYC-1115-CA包含269例随机接受伊布替尼或苯丁酸氮芥单药治疗的65岁或以上的CLL或SLL初
治患者,CLL-3001包括578例随机接受伊布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或安慰剂联合苯
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的既往接受过治疗的CLL或SLL患者。
试验PCYC-1102-CA、PCYC-1112-CA、PCYC-1115-CA和CLL3001中接受本品治疗的CLL或SLL患者
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20%)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贫血、腹泻、骨骼肌肉
疼痛、恶心、皮疹、青肿、疲乏、发热和出血。PCYC-1102-CA、PCYC-1112-CA、PCYC-1115-CA
和CLL-3001中有4-10%的本品治疗患者由于不良反应而停药,其中包括感染性肺炎、出血、房
颤、皮疹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各1%)。大约6%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降低剂量。
试验PCYC-1102-CA
既往接受过治疗的CLL或SLL的患者接受本品每日420mg单药治疗的CLL或SLL试验(N=51)中,
发生率≥10%(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5.6个月)的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见表4和表5。
表4:试验PCYC-1102-CA中≥ 10% CLL或SLL患者发生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N=51)
*1例患者因组织细胞肉瘤死亡。
表5:试验PCYC-1102-CA中CLL或SLL患者发生的治疗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或中性粒细胞减
少(N =51)
* 基于实验室测量值(依据国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工作组[IWCLL]标准)和不良反应。
试验PCYC-1112-CA
表6和表7描述了试验PCYC-1112-CA中既往接受过治疗的CLL或SLL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后的不良反
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本品和奥法木单抗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分别为8.6个月和5.3个月。
表6:试验PCYC-1112-CA中本品治疗组≥ 10%且至少高于对照组2%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
如果受试者在某一ADR术语下发生多例事件,则仅在该ADR术语下计数一次。
在本品组中,身体系统和各个ADR术语按照频率降序排列。
* 包括多个ADR术语。
表7:试验PCYC-1112-CA中发生的治疗期间的血液学实验室检查异常
试验PCYC-1115-CA
下文表8描述了试验PCYC-1115-CA中本品治疗的不良反应(中位暴露持续时间为17.4个月)。
苯丁酸氮芥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为7.1个月。
表8:试验PCYC-1115-CA中本品治疗组≥ 10%且至少高于对照组 2%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
如果受试者在某一ADR术语下发生多例事件,则仅在该ADR术语下计数一次。
在本品组中,身体系统和各个ADR术语按照频率降序排列。
*包括多个ADR术语。
试验CLL-3001
表9描述了试验CLL3001中既往接受过治疗的CLL或SLL患者接受本品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
抗或安慰剂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后的不良反应,本品和安慰剂组的中位暴露持续时
间分别为14.7个月和12.8个月。
表9:试验CLL-3001中本品治疗组≥ 10%且至少高于对照组 2%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
BR: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
本品治疗组中,身体系统和各个ADR术语按照频率降序排列。
*包括多个ADR术语。
对于频率大于0并小于0.5%的使用<1表示。
接受本品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或安慰剂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分别
有7%和2%发生了不同级别的房颤,其中3级和4级房颤的发生率分别是3%和1%。
其他重要不良反应
腹泻
本品治疗患者中腹泻(任何级别)的发生率为43%(范围:36-
59%)。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9%(范围:3-14%)和3%(范围:0-
5%)的患者发生2级和3级腹泻。至首次发生腹泻(任何级别)的中位时间为10天(范围:0-
627天),至首次发生2级和3级腹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9天(范围:1-
719天)和74天(范围:3-
627天)。截至分析时,在报告腹泻的患者中,82%的患者痊愈,1%的患者部分改善,17%
的患者尚未报告改善。腹泻(任何级别)从发生到痊愈或改善的中位时间为5天(范围:1-
418天),2级和3级腹泻也与之类似。因腹泻而终止本品治疗的患者不到1%。
视觉障碍
本品治疗患者中发生视物模糊和视觉灵敏度减退的约10%(任何级别;1级9%,2级2%)。
至首次发生上述事件的中位时间为85天(范围:1-
414天)。截至分析时,在有视觉障碍的患者中,61%的患者痊愈,38%的患者尚未报告改
善。从事件发生到痊愈或改善的中位时间为29天(范围:1-335天)。
在中国患者中的临床研究经验
在160例既往经治的CLL或SLL患者(其中包括36例17p缺失的CLL患者)中进行了一
项比较本品与利妥昔单抗的随机、多中心、开放性、III期研究(PCI32765CLL3002)。患者按
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本品或利妥昔单抗,其中,中国入组的
患者占82%。
下文表10和11所述不良反应和实验室异常反映了研究PCI32765CLL3002中128例中国患者的安全
性数据,本品和利妥昔单抗的中位用药时长分别
为12.6和4.6个月。
表10:试验PCI32765CLL3002中本品治疗组≥10%且至少高于对照组5%的中国受试者报告的不良
反应
如果受试者在某一ADR术语下发生多例事件,则仅在该ADR术语下计数一次。
在本品组中,身体系统和各个ADR术语按照频率降序排列。
*包括多个ADR术语。
表11: 试验PCI32765CLL3002中中国受试者在治疗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或中性粒细胞减
少
* 基于实验室测量值(依据IWCLL标准)。
上市后经验
在本品获批后用药期间识别了下列不良反应。鉴于这不良反应来源于自发报告且报告人群大小
未知,因此无法可靠估计其频率或确定不良反应与药物暴露的因果关系。
心脏疾病: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多个术语,包括致死性结局事件)
肝胆系统疾病:肝衰竭,包括多个急性和/或致死性事件、肝硬化
呼吸系统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包括死亡结果的事件)(包括多个术语)
代谢和营养类疾病:肿瘤溶解综合征(见注意事项)
免疫系统疾病:速发过敏反应性休克、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皮肤和皮下组织类疾病:Stevens-Johnson综合症(SJS)、脆甲、脂膜炎(包括多个术语)
感染:乙型肝炎再激活
本品禁用于已经对伊布替尼或辅料超敏(如速发过敏和类速发过敏反应)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