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与功效:
1、本品仅适用于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一服用本品,并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2、对于饮食控制和运动加服本品或单一抗糖尿病药物,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对服用最大推荐剂量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本品不可替代原抗糖尿病药物,则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
3、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措施之一。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均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因而其不仅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治疗,且可有效地保持药物疗效。在开始服用本品前,应诊治影响血糖控制的病症,如感染。
副作用:
1、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在临床试验中,〉5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其中3300人治疗达6个月以上,2000人治疗达12个月以上。本品单一及与其它降糖药合用的研究:
(1)单用本品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类型见表1。
表1:双盲试验中罗格列酮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马来酸罗格列酮单药治疗安慰剂二甲双胍磺酰脲类
分类2526人601人225人626人
上呼吸道感染9.9%8.7%8.9%7.3%
外伤7.6%4.3%7.6%6.1%
头痛5.9%5.0%8.9%5.4%
背痛4.0%3.8%4.0%5.0%
高血糖3.9%5.7%4.4%8.1%
疲劳3.6%5.0%4.0%1.9%
鼻窦炎3.2%4.5%5.3%3.0%
腹泻2.3%3.3%15.6%3.0%
低血糖0.6%0.2%1.3%5.9%
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后可出现贫血和水肿。总体来看,由于这些事件均为轻度至中度,因此通常毋需中断本品的治疗。在双盲临床试验中,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马来酸罗格列酮组1.9%,安慰剂组0.7%,磺酰脲类组0.6%,二甲双胍组2.2%;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马来酸罗格列酮组4.8%,安慰剂组1.3%,磺酰脲类组1.0%,二甲双胍组2.2%。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合用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与单用本品相似。
(2)在本品与二甲双胍合用的临床研究中,贫血的发生率为7.1%,明显高于单用本品或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这可能与该组病人基线血红蛋白I血球压积水平较低有关(参见实验室结果异常一血液学部分)。在26周固定剂量的双盲临床研究中,合用组水肿发生率高于胰岛素单用组,分别为14.7%和5.4%。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初发或加重发生率分别为胰岛素单用组1%,胰岛素与本品4mg合用组2%,与本品8mg合用组为3%(见【注意事项】)。
(3)本品合用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与二药各自单用相比低血糖常见;本品合用二甲双胍和磺脲类(三药治疗)与二甲双胍加用磺酰脲类相比低血糖非常常见;本品合用胰岛素与单用胰岛素相比低血糖非常常见。
(4)本品合用磺酰脲类与单用磺酰脲类相比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不常见;本品合用二甲双胍、磺脲类(三药治疗)与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合用相比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常见。已经观察到在本品(4mg或8mg)与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时心衰发生率增高。由于心衰事件罕见故难于确定剂量相关性;但似乎本品8mg(日总剂量)治疗的心衰发生率高于4mg(日总剂量)。
(5)本品上市后,罕见本品单用或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联合应用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的报告。
2、上市后经验:
(1)除已报告的来自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外,尚有如下本品上市后的事件描述。由于此类事件属于自愿上报,且来源于未知数量的人群,因此无法准确地评估其发生频率或建立与药物暴露之间的因果关系。
(2)上市后的经验显示,已有报告接受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伴有/或不伴有致死结果),可能与容积增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气肿和胸腔积液)有关(详见【注意事项】,心衰和其他心脏事件)。
(3)本品应用中新发生或加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伴有视力下降的上市后报告(参见【注意事项】黄斑水肿)。根据本品上市后的应用经验,罕见发生皮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反应和Stevens-Johnson综合症的报告。
3、实验室结果异常:
(1)血液学:本品可致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且与剂量相关(个别试验中,平均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的减少可分别达到1.0g/dL和3.3%)。单用本品或与其它降糖药物合用时,血液学指标改变的时间和程度是相似的。本品与二甲双胍合用组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本品治疗前患者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水平较低有关。本品亦可致白细胞计数轻度下降。血液学指标降低可能与本品可增加血容量有关。
(2)血清转氨酶:共有4598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的多项临床试验中,服用时间约为3600病人年,无证据表明有药物所致的肝毒性反应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发生。在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对照试验中,谷丙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可逆性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马来酸罗格列酮组0.2%,安慰剂组0.2%,阳性对照组0.5%。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马来酸罗格列酮组0.3%,安慰剂组0.9%,阳性对照组1%。在长期开放的临床试验中,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分别为马来酸罗格列酮组0.35/100病人年,安慰剂组为0.59/100病人年,阳性对照组为0.78/100病人年。
(3)本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无一例特发性药物反应性肝功能衰竭。
(4)本品上市后有肝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或以上以及肝炎的报告(详见【注意事项】章节)。
(5)服用本品后可观察到患者血脂指标血脂未发生改变。
4、本品单用较安慰剂,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较单用磺酰脲类以及与胰岛素合用较单用胰岛素食欲增加不常见。
5、与本品与二甲双胍合用较单用二甲双胍,以及与本品和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合用(三药治疗)较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合用便秘常见;单用较安慰剂、与磺酰脲类合用较单用磺酰脲类以及胰岛素合用较单用胰岛素便秘不常见。便秘严重程度通常为轻至中度。
6、本品单用较二甲双胍或格列苯脲单用骨折常见。服用本品女性患者骨折大多数发生在上臂、手和足(参见【注意事项】)。
禁忌症:
以下患者禁用本品:
1、有心衰病史或有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
2、有心脏病病史,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
3、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非外伤性骨折病史的患者。
4、严重血脂紊乱的患者。
5、NYHA分级为II和IV级的心衰患者(详见【注意事项】)。
6、禁用于既往对罗格列酮或其他赋形剂具有过敏史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