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10mg |
2g∶125mg |
|
生产企业 |
国药集团川抗制药有限公司 |
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90287 |
国药准字H1202099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抗癌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老年性免疫功能缺陷等。可配合化疗、放疗及联合应用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以及其他实体瘤患者。 |
因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故对脑瘤(恶性胶质细胞瘤、脑干胶质瘤、成神经管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脑转移瘤和脑膜白血病,对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与其它药物合用对恶性黑色素瘤。 |
|
用法用量 |
成人,一日30mg,一次(早晨空腹1:3服)或分3次口服;儿童酌减,或遵医嘱。如症状缓解,可每周服用2-3次。 |
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100mg/m2,每日一次,连用2~3日;或200mg/m2,用一次,每6~8周重复。溶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50ml中点滴。 |
|
副作用 |
偶有皮疹、瘙痒、头痛、面部浮肿和一些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软便。个别服用者可出现转氨酶[AST(GOT)·ALT(GPT)升高,均属轻度,一般在口服过程中或停药后消失。 日本对2164例用药者(上市前考察939例,上市后考察1225例)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本品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实验室检查值异常的发生率约为4.2%,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3%,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异常[AST(GOT)·ALT(GPT)上升约占1.8%,皮肤异常(出疹、发红、瘙痒感等)约为1.3%、消化道异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
一次静脉注射后,骨髓抑制经常发生在用药后4~6周,白细胞值见于5~6周,在6~7周逐渐恢复。但多次用药,可延迟至10~12周恢复。一次静脉注射后,血小板值见于4~5周,在6~7周内恢复,血小板下降常比白细胞严重。静脉注射部位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大剂量可产生脑脊髓病。长期治疗可产生肺间质或肺纤维化。有时甚至l~2疗程后即出现肺并发症,部分患者不能恢复。此外可产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用药后2小时即可出现,常持续4~6小时。对肝肾均有影响,肝脏损害常可恢复,肾脏毒性可见氮质血症,功能减退,肾脏缩小。卡莫司汀注射液有继发白血病的报道。亦有致畸胎的可能性。卡莫司汀注射液可抑制睾丸或卵子功能,引起闭经或精子缺乏。 |
|
禁忌 |
儿童、老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
既往对本药过敏的病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乌苯美司,化学名称:N-[(2S,3R)-4-苯基-3-氨基-2-羟基丁酰]-L-亮氨酸。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6H24N2O4 分子量:308.37。 |
卡莫司汀注射液主要成份为卡莫司汀。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薄膜衣片 |
为淡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略溶于甲醇、丙二醇 |
|
注意事项 |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1、老年人易有肾功能减退,可影响排泄,应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卡莫司汀注射液可引起肝肾功能异常。 3、下列情况慎用: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异常、接受过放射治疗或抗癌药治疗的患者。 4、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肺功能。 5、卡莫司汀注射液可抑制身体免疫机制,使疫苗接种不能激发身体抗体产生。化疗结束后三个月内不宜接种活疫苗。 6、预防感染,注意口腔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