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10ml:1000单位/瓶 |
4mg(以罗格列酮计) |
|
生产企业 |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S20063005 |
国药准字H2004139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糖尿病 |
本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单一服用本品,并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于饮食控制和运动加服本品或单一抗糖尿病药物,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对服用最大推荐剂量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且血糖控制不住的患者。本品不可替代原抗糖尿病药物,则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措施之一。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均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因而其不仅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治疗,且可有效的保持药物疗效。在开始服用本品前,应诊治影响血糖控制的病症,如感染。 |
|
用法用量 |
赖脯胰岛素剂量由医生根据病人的需要情况来决定。赖脯胰岛素是快速起效产品,给药时间更接近用餐时间(用餐前15分钟之内),而普通人胰岛素需在餐前较长时间给药(用餐前30分钟到45分钟)。赖脯胰岛素可根据医生建议与长效胰岛素联合应用。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必须在皮下注射给药,皮下注射部位可选择上臂,大腿,臀部或腹部,应轮换注射部位,同一注射部位每月注射不能超过一次。注射时应小心,不要损伤血管。应引导病人使用正确的注射技术。12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胰岛素的需要量可能会减小。 |
口服,服药与进食无关。糖尿病治疗应个体化。1. 单药治疗:初始剂量可为一日一片(4mg),每日一次或分两次口服。如对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逐渐加量至一日两片(8mg)。2. 与磺酰脲类联合用药:初始剂量可为一日一片(4mg),每日一次或分两次口服。发生低血糖时,减少磺脲类用量。3. 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初始剂量可为一日一片(4mg),每日一次或分两次口服。12周后若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剂量增加至一日两片(8mg)。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两片(8mg),每日一次或分两次口服。 |
|
副作用 |
常与胰岛素有关的不良反应有:全身反应-过敏反应皮肤和皮肤附件-注射部位局部反应,脂肪萎缩、瘙痒、皮疹。其它-低血糖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每个糖尿病人都可能发生过。严重低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死亡(见[注意事项]下,预防措施)。局部的过敏反应可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痒,这些轻微反应可于数日或数周内消失,这些反应在某些病例中并非由胰岛素所致,而是由于其它因素如皮肤消毒剂的刺激作用或注射技术欠佳等造成。胰岛素全身过敏反应少见,但较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可引起全身皮疹、气短、喘息、血压下降、脉快或大汗,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可威胁病人生命。 |
1.轻中度水肿; 2.贫血; 3.本品可能会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可能与罗格列酮造成血浆容量增加有关; 4.低血糖反应,合并使用其它降糖药物时,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5.肝功能,临床试验发现轻中度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为0.2%,与安慰剂组相当,并且为可逆。 |
|
禁忌 |
赖脯胰岛素在低血糖发作时严禁使用。病人对赖脯胰岛素或其赋形剂过敏者严禁使用。 |
对本品或其中成分过敏者禁用。 |
|
成分 |
活性成份:赖脯胰岛素 |
本品主要成份是罗格列酮钠。 |
|
性状 |
本品为无色澄清溶液 |
本品为片剂。 |
|
注意事项 |
赖脯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不同,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导致起效快和持续时间短,病人从以前的胰岛素转换为赖脯胰岛素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低血糖:低血糖是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赖脯胰岛素。某些情况下低血糖的早期警告性症状可能不一样,或不明显,如在长期的糖尿病或强化血糖控制时。胰岛素转换:任何胰岛素转换必需小心且在监护下进行。任何转换包括胰岛素浓度剂型(例如,常规,中效)、种类(牛、猪、牛-猪、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或生产方法(基因重组技术、动物源性胰岛素)都可能导致剂量的改变。 |
1.一般罗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故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2.低血糖症:联合使用胰岛素或其它口服降糖药时,有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此时可能有必要降低同用药物的剂量。 3.排卵:绝经期前不排卵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噻唑烷二酮包括罗格列酮的治疗可能导致重新排卵。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结果之一,这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则有怀孕的风险。 4.水肿:水肿病人使用本品应慎用。 5.心脏:对于NYHA标准新功能Ⅲ和Ⅳ级的病人,不宜使用本品。 6.肝脏:适用本品应定期检测肝功能,有活动性肝病的病人不应服用本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