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0.4g |
0.25g |
|
生产企业 |
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
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30552 |
国药准字H1102047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 |
1、溃疡性结肠炎。 2、Crohn’s病。 3、类风湿性关节炎。 |
|
用法用量 |
1.口服﹐推荐起使剂量为400mg到1000mg(1~2.5片)﹐每日一次。应当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寻找最小有效剂量。 2.长期给药过程中﹐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反应调节,最高不超过每日1200mg(3片)。 |
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成人每天3~4g(12~16片),分次口服,用药间隔应不宜超过8小时为宜,为防止消化道不耐受,初始以每天1~2g(4~8片)的小剂量开始;儿童按每公斤体重每天40~60mg的剂量,分3~6次服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人:每次1g(4片),每天2次。 (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
|
副作用 |
1.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大多数是轻微且短暂的。在有对照的临床试验中,用依托度酸治疗的病人,因不良反应停药者约为10%。 2.依托度酸的不良反应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相似。使用依托度酸已报道的可能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如下(“偶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极罕见”的不良反应为仅在世界范围上市后发现而未见于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 3.偶见:发热与寒战;消化不良(10%)、腹痛*、腹泻*、胃肠胀气*、恶心*、便秘、胃炎、黑便、呕吐;乏力或不适*、头晕*、抑郁、紧张;瘙痒、皮疹;视力模糊、耳鸣;排尿困难、尿频。 (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 (2)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3%而大于1%的,不作标记。 4.罕见: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颜面潮红、心悸、晕厥;口渴、口腔干燥、溃疡性口腔炎、厌食、嗳气、肝功能酶指标升高、伴有或不伴出血和/或穿孔的消化道溃疡;瘀斑、贫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水肿、血清肌酐增高;失眠、嗜睡;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多汗、荨麻疹、囊泡性皮疹、色素沉着过多、多形性红斑;畏光、短暂的视觉障碍。 5.极罕见:过敏反应、过敏样反应;结节性脉管炎(包括坏死和过敏);胆汁瘀积型肝炎、肝炎、胆汁瘀积性黄疸、十二指肠炎、黄疸、肝功能衰竭、肝坏死、肠道溃疡、胰腺炎;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症;原先已经得到控制的糖尿病病人出现高血糖;皮肤血管炎伴紫癜、Stevens-Johnson 氏综合症;尿素氮(BUN)增高、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肾乳头坏死。 |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厌食、头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皮疹和明显的可逆性少精子症。 (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
|
禁忌 |
以下患者禁用: 1.已知对依托度酸过敏者。 2.活动期消化性溃疡。 3.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时曾出现过胃肠道溃疡穿孔或出血者。 4.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发生过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者。 |
对磺胺及水杨酸盐过敏者、肠梗阻或泌尿系梗阻患者、急性间歇性卟啉症患者禁用本品。 |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依托度酸。 |
每片含柳氮磺吡啶0.25g。 【成 份】 化学名:5-[对-(2-吡啶胺磺酰基)苯]偶氮水杨酸 分子式:C18H14N4O5S 分子量:398.39 |
|
性状 |
本品为类白色椭圆形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 |
本品为肠溶糖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色至棕黄色。 |
|
注意事项 |
1.有溃疡病或者消化道出血病史者使用时应十分小心,尽可能缩短治疗周期,并使用最小有效剂量。 2.有阿斯匹林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以往未使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一旦过敏情况出现,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以往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本品。患有晚期肾脏疾病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 4.肝功能异常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评估是否有严重肝脏反应,一旦出现,立即停止使用本品。 5.严重脱水的患者慎用本品。建议首先补充水分再开始使用本品。 6.患有体液潴留,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慎用本品。 7.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慎用本品。 |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血卟啉症、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血紫质症、肠道或尿路阻塞患者应慎用。 2、服用本品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服碱化尿液的药物。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及其他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4、治疗中须注意检查: (1)全血象检查,对接受较长疗程的患者尤为重要。 (2)直肠镜与乙状结肠镜检查,观察用药效果及调整剂量。 (3)治疗中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 (4)肝、肾功能检查。 5、遇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除强调餐后服药外,也可分成小量多次服用,甚至每小时一次,使症状减轻。 6、根据患者的反应与耐药性,随时调整剂量,部分患者可采用间歇治疗(用药二周,停药一周)。 7、腹泻症状无改善时,可加大剂量。 8、夜间停药间隔不得超过8小时。 9、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小剂量。 (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