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罗格列酮片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1422
规格:
1mg
适应症:
用于2型糖尿病。单一服用本品,并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于饮食控制和运动加服本品或单.... 更多»

                      

                      

您的位置: 药品库>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 罗格列酮片

药品 对比

药品信息

罗格列酮片

恩格列净片

规格

1mg

10mg

生产企业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1422

国药准字J20171073

说明
作用与功效

用于2型糖尿病。单一服用本品,并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于饮食控制和运动加服本品或单一抗糖尿病药物,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对服用最大推荐剂量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本品不可替代原抗糖尿病药物,则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措施。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均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因而其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而且对有效地保持药物疗效有重要的作用。在开始服用本品前,应控制影响血糖控制的病症,如感染。

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盐酸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当盐酸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盐酸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用药限制 本品不建议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用法用量

糖尿病的治疗应个体化:本品的起始用量为4mg/日,每日1次,每次一片。经12周的治疗后,若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至8毫克/日,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晚各1次)。不同剂量和用法的血糖降低情况详见临床作用和临床试验章节。本品可于空腹或进餐时服用。单药治疗:本品的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1次,每次一片。临床试验表明,服用4毫克/次、每日2次可更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lc水平。与磺酰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合用:在使用抗糖尿病药物的同时加服本品,毋需改变原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的治疗剂量。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本品的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1次,每次4mg。如患者出现低血糖,需减少磺酰脲类药物用量。与二甲双胍合用:与二甲双胍合用时,本品的起始用量通常为4毫克/日,每日1次,每次4mg。在合并用药期间,不会发生因低血糖而需调整二甲双胍用量的情况。最大推荐剂量:本品最大推荐剂量为8毫克/日,可单次或分2次服用。临床研究表明,此剂量单药服用或与二甲双胍合用均安全有效。目前尚无本品以4毫克以上剂量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的足够临床试验资料。临床试验表明,8毫克/日剂量降低空腹血糖和HbAlc最明显。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时毋需因年龄而调整剂量。肾损害患者单用本品毋需调整剂量;因肾损害患者禁用二甲双胍,故对此类患者,本品不可与二甲双胍合用。若2型糖尿病患者有活动性肝脏疾患的临床表现或血清转氨酶升高(ALT>正常上限2.5倍),则不应服用本品(详见吸收、分布、排泄-肝损害患者章节)。在开始服用本品前,推荐患者检测肝酶,之后需定期监测肝功(详见注意事项章节)。本品单片不可掰开服用。

推荐剂量 本品的推荐剂量是早晨10mg.每日一次,空腹或进食后给药。在耐受本品的患者中,剂量可以增加至25 mg (参见【临床试验】)。 在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中,建议开始使用本品前对血容量不足进行纠正(参见【注意事项】)。 肾损害患者 开始使用本品前建议评估肾功能,之后应定期评估。 eGFR低于45 mL/min/1.73 m2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 eGFR高于或等于45 mL/min/1.73 m2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如果eGFR持续低于45 mL/min/1.73 m2,应停用本品(参见【注意事项】)。 肝损害患者 肝损害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重度肝损害患者的恩格列净暴露增加。重度肝损害患者的治疗经验有限,因此,不建议该部分人群使用。

副作用

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在临床试验中,约4600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其中3300人治疗达6个月以上,2000人治疗达12个月以上。由于马来酸罗格列酮与本品具有相同的活性成份,国内临床研究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因此,本品的不良反应可参照马来酸罗格列酮的资料。1.罗格列酮单用和与其它口服降糖药合并用药的研究:少数患者服用罗格列酮后可出现轻-中度的贫血和水肿,但毋需中断罗格列酮的治疗。双盲试验中,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1.9%,安慰剂组0.7%,磺酰脲类组0.6%,二甲双胍组2.2%;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4.8%,安慰剂1.3%,磺酰脲类组1.0%,二甲双胍组2.2%。罗格列酮与磺酰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合用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与单用罗格列酮相似。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合用,贫血的发生率为7.1%,明显高于单用罗格列酮或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这可能与该组病人基线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水平较低有关(参见实验室结果异常-血液学部分)。2.实验室结果异常;血液学:罗格列酮可致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且与剂量相关(个别试验中,平均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的减少可分别达1g/dL和3.3%)。单用罗格列酮或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血液学指标改变的时间和程度是相似的。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合用组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罗格列酮治疗前患者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水平较低有关。罗格列酮亦可致白细胞计数轻度下降。血液学指标降低可能与罗格列酮可增加血容量有关。血脂:罗格列酮可使患者血脂指标发生改变(见临床作用部分)。血清转氨酶: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共有4598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服用时间约为3600病人年,无证据表明有药物所致的肝毒性反应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发生。在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对照试验中,谷丙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可逆性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0.2%,安慰剂组0.2%,阳性对照组0.5%。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0.3%,安慰剂组0.9%,阳性对照组1%。在长期开放的临床试验中,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0.35/100病人年,安慰剂组0.59/100病人年,阳性对照组0.78/100病人年。

以下重要不良反应同时请参见【注意事项】 : ·低血压 ·酮症酸中毒 ·急性肾损伤及肾功能损害 ·尿脓毒症和肾盂肾炎 ·合用胰岛素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相关低血糖 ·生殖器真菌感染 ·超敏反应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 临床试验经验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开展的,因此无法直接比较在两种不同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它们可能无法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发生率。 评价恩格列净10 mg和25 mg的安慰剂对照试验汇总 表1中的数据来自多项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的汇总。试验中,恩格列净用作单药治疗或用作添加治疗(参见【临床试验】)。 这些数据反映了1976 例患者的恩格列净暴露,平均暴露持续时间大约为23周。患者接受安慰剂(N=995)、恩格列净10 mg (N=999)或恩格列净25 mg (N=977)每日一次。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6岁,3%的患者年龄大于75岁。人群中一半以上患者(55%) 为男性,46%为白人,50%为亚洲人,3%为黑人或非裔美国人。基线时,57%的人群患糖尿病5年以上,平均血红蛋白A1c (HbA1c)为8%。基线时确诊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7%)、枧网膜病变(8%)或神经病变(16%)。91%的患者基线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9%的患者为中度损害(平均eGFR 86.8 mL/min/1.73 m2)。 表1显示了恩格列净使用相关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低血糖)。即基线时未见,但服用恩格列净后发生率≥2%且高于安慰剂的不良反应。 表1恩格列净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的安慰剂对照合并临床研究中≥2%的恩格列净治疗患者报告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患者例数(%) 安慰剂 恩格列净10mg 恩格列净25mg N=995 N=999 N=977 尿路感染a 7.6% 9.3% 7.6% 女性生殖器真菌感染b 1.5% 5.4% 6.4% 上呼吸道感染 3.8% 3.1% 4.0% 排尿增加C 1.0% 3.4% 3.2% 血脂异常 3.4% 3.9% 2.9% 关节痛 2.2% 2.4% 2.3% 男性生殖器真菌感染d 0.4% 3.1% 1.6% 恶心 1.4% 2.3% 1.1% a 预定义的不良事件分组,包括,但不限于尿路感染、无症状细菌尿、膀胱炎 b 女性生殖器真菌感染包括以下不良反应:外阴阴道真菌感染.阴道感染、外阴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生殖道感染、生殖道念珠菌病、生殖器真菌感染、生 殖泌尿道感染、外阴阴道炎、子宫颈炎、泌尿生殖器真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炎。百分比计算时将各组中女性受试者的数量作为分母:安慰剂(N=481)、恩格列净10mg(N=443)、恩格列净25mg (N=420)。 c 预定义的不良事件分组,包括,但不限于多尿、尿频和夜尿。 d 男性生殖器真菌感染包括以下不良反应:阴茎头包皮炎、阴茎头炎、生殖器真菌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阴茎头念珠菌病、阴囊脓肿、阴茎感染。百分比计算时将各组中男性受试者的数量作为分母:安慰剂(N=514)、恩格列净10mg (N=556)、恩格列净25mg (N=557)。 安慰剂、恩格列净10 mg和恩格列净25 mg分别有0%、1.7%和1.5%的患者报告 口渴(包括多饮)。 血容量不足 本品可导致渗透性利尿,而渗透性利尿可能导致血容量下降和血容量不足相关不良反应。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中,接受安慰剂、恩格列净10mg和恩格列净25mg治疗的患者分别有0.3%、0.5%和0.3%报告血容量不足相关不良反应(如,血压(动态)下降、收缩压下降、脱水、低血压、低血容量、体位性低血压和昏厥)。 在有血容量下降风险的患者中,本品可能增加低血压风险(参见【注意事项】)。 排尿增多 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中,接受本品的患者较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更常见排尿增多不良反应(如,多尿,尿频和夜尿) (见表1)。尤其是夜尿,在接受安慰剂、恩格列净10 mg和恩格列净25 mg治疗的患者分别有0.4%、0.3%和0.8%的人群报告率。 急性肾功能损害 使用本品与血清肌酐升高和eGFR降低有关 (见表2)。其中,基线为中度肾损害的患者服用本品后,肌酐和eGFR平均变化更大(参见【注意事项】)。 在一项长期心血管结局试验中,观察到急性肾功能损害在停止治疗后可逆,表明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恩格列净引起的肾功能改变中发挥作用。 低血糖 各研究中低血糖的发生率可见表3。同时给予本品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参见【注意事项】)。 生殖器真菌感染 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中,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较接受安慰剂的患者生殖器真菌感染(如,阴道真菌感染、阴道感染、生殖器真菌感染、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外阴炎)的发生率增加,随机分配至安慰剂、恩格列净10 mg和恩格列净25 mg的患者中分别有0.9%、4. 1%和3.7%发生此类事件。0%的安慰剂治疗患者和0.2%的恩格列净10 mg或25 mg治疗患者因生殖器感染而退出研究。 女性患者中生殖器真菌感染较男性患者更常见(见表1). 接受恩格列净10 mg (小于0.1%)和恩格列净25 mg (0.1%)治疗的男性患者中包茎感染较接受安慰剂患者(0%)更常见。 尿路感染 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中,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较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尿路感染(如,尿路感染、无症状细菌尿和膀胱炎)的发生率增加(见表1)。有慢性或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史的患者更可能发生尿路感染。安慰剂组、恩格列净10 mg组和恩格列净25 mg组分别有0.1%、0.2% 和0.1%的患者因尿路感染而停止治疗。 女性患者中尿路感染更常见。安慰剂组、恩格列净10 mg组和恩格列净25 mg组的女性患者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6.6%、18.4% 和17.0%,而男性患者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2%、3.6%和4.1% (参见【注意事项】)。 实验室检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 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曾观察到剂量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接受安慰剂、恩格列净10mg和恩格列净25mg治疗的患者LDL-C分别升高2.3%、4.6%和6.5% (参见【注意事项】)。 治疗组间基线平均LDL-C水平的范围是90.3mg/dL至90.6 mg/dL。 红细胞压积升高 在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汇总分析中,安慰剂治疗患者的中位红细胞压积降低1.3%,恩格列净10mg治疗患者升高2.8%,恩格列净25mg治疗患者升高2.8%。安慰剂、恩格列净10mg和恩格列净25mg治疗组内红细胞压积最初在参考范围内的患者中,治疗结束时分别有0.6%、2.7% 和3.5%的患者数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 上市后经验 本品批准后使用期间还发现了其他不良反应。由于这些反应是规模不确定的人群自愿报告的,因此基本不太可能可靠估计其频率或确定其与药物暴露的因果关系。 ·酮症酸中毒(参见【注意事项】) ·尿脓毒症和肾盂肾炎(参见【注意事项】) ·血管性水肿(参见【注意事项】) ·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对本品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有严重超敏反应病史 ·重度肾损害、终末期肾脏病或透析

成分

主要成份为罗格列酮。

活性成份:恩格列净。 化学名称:(1S) -1, 5-无水-1-C-[4-氯-3-[[4-[[(3S)-四氢-3-呋喃基]氧基]苯基]甲基]苯基]- D-葡糖醇。 分子式:C23H27CIO7 分子量:450.9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本品为淡黄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注意事项

鉴于罗格列酮仅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可发挥作用,故本品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本品与胰岛素或其它口服降糖药合用时,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必要时可减少合用药物的剂量。排卵:本品同其它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一样,可使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绝经前期和无排卵型妇女恢复排卵。随着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女性患者如不注意避孕,则有妊娠的可能。虽然临床前研究发现本品可致激素水平失调(见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对生育力的影响章节),但此改变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一旦出现月经紊乱,则应权衡是否继续使用本品。血液学:罗格列酮单药治疗或与二甲双胍合用对照临床试验中,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个别试验中,平均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的减少可分别达到1.0g/dL和3.3%)。此改变主要出现于服药开始的4-8周,而后相对保持恒定。服用罗格列酮患者可见轻度白细胞计数减少。上述改变可能与血容量增加有关,无临床意义。(详见不良反应实验室异常章节)。水肿:水肿患者应慎用本品。在健康志愿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服用罗格列酮8毫克/日,一日一次,连续服用8周。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给药组平均血容量增加(1.8ml/kg),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的对照临床试验中,有出现轻至中度水肿的报道。(详见不良反应章节)。鉴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引起液体潴留,有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险。对有心衰危险的患者(尤其是合用胰岛素治疗者)应严密监测其心衰的症状和体征。(见心功能不全部分)心功能不全:临床前研究表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本品)可引起血容量增加,以及由于前负荷增加所致的心脏肥大。两项超声心动图研究,以评估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的影响,结果表明患者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其中一项试验为服用罗格列酮4毫克/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52周(共86人);另一项试验为服用罗格列酮8毫克/次,每日1次,连续服用26周(共90人)。试验的终点指标为左心室容积的改变是否等于或大于10%。心功能3级和4级(NYHA分级)患者未参加该试验,故本品不推荐用于这类病人,除非其服用本品的预期疗效超过其潜在危险。本品上市初期,有与血容量增加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如;充血性心衰和肺水肿)。(见水肿部分)。肝脏反应:另一种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曲格列酮与特应性肝脏毒性有关,在其上市后临床使用中,曾有极少数病例出现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或死亡。在上市前对照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在曲格列酮组出现有临床意义的肝酶升高(ALT>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高,且有极少数病例出现可逆性黄疸。多项临床试验中,共有4598例患者接受罗格列酮治疗,服用时间约为3600病人年,无证据表明有药物所致的肝毒性反应或ALT水平升高发生。在本品上市初期,有极少的肝功异常(主要为肝酶升高)的报道。造成肝功异常的原因尚不确定。在对照试验中,ALT水平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0.2%,安慰剂组0.2%,阳性对照组0.5%。服用罗格列酮患者的ALT升高均为可逆性,且与服用本品的因果关系尚不确定。尽管临床试验无证据表明本品引起肝脏毒性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但罗格列酮在化学结构上与曲格列酮相似,而曲格列酮与特应性肝脏毒性有关,曾有极少数病例出现肝功衰竭、肝移植或死亡。鉴于尚无一些长期大规模的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及上市后大量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资料以明确罗格列酮的肝脏安全性,故推荐服用本品的患者定期监测肝功。病人开始服用本品前,应检测肝酶。若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ALT>正常上限的2.5倍)时,则不应服用本品。对于肝酶基线正常的患者,建议在开始服用本品后的12月内,每两个月检测一次肝功,之后定期检查,对于本品治疗前或治疗中肝酶略高(ALT为正常上限的1—2.5倍)的患者,应分析其肝酶升高的原因。对肝酶轻度升高的患者,服用本品应慎重,适当缩短临床随访时间,增加肝酶检测频率,以确定肝酶升高是否缓解或加重。如果服用本品的患者ALT大于正常上限3倍时,则需尽快复查肝酶,若复查结果肝酶仍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时,则应停止服用本品。尚无资料显示对于那些服用曲格列酮后出现肝脏病变、肝功异常或黄疸的患者服用本品是否安全。服用曲格列酮后出现黄疸的患者不宜服用本品,对于服用曲格列酮后肝酶正常的患者改服本品时,建议在服用本品前有一周的清洗期。如患者出现疑示肝功异常症状(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痛、疲劳、厌食和/或尿色加深)时,需检测肝酶。患者是否继续服药取决于实验室检测结果。若出现黄疸,则应停止服药。实验室检查: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和HbA1c。病人开始服用本品前,应检测肝酶,之后宜定期检测。

低血压 本品可引起血容量下降。使用本品后可能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参见【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损害患者、老年人、收缩压较低的患者和接受利尿剂的患者。开始使用本品前,应评估血容量下降情况,如有血容量下降,应纠正容量状态。开始治疗后,应监测低血压的体征和症状,如遇预期可发生血容量下降的临床情况,应增加监测。 酮症酸中毒 在接受钠 - 葡萄糖共转运体 - 2 (SGLT2) 抑制剂(包括恩格列净)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上市后监测中曾报告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需要紧急住院治疗的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服用本品的患者中已有报告酮症酸中毒致死性病例。本品不适用于治疔 1型糖尿病患者。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如出现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一致的体征和症状, 无论血糖水平如何,均应评估酮症酸中毒情况。因为即使血糖水平低于250 mg/dL.本品相关酮症酸中毒也可能存在。如果怀疑是酮症酸中毒,应停用本品,对患者进行评价,并应及时开始治疗。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可能需要胰岛素、输液和糖类置换。 在许多上市后报告中,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酮症酸中毒,并可能延迟治疗,因为其血糖水平低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预期的血糖水平(通常低于250 mg/dL).疾病呈现的体征和症状与脱水和重度代谢性酸中毒一致,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和呼吸急促。在部分病例,但不是全部病例中,确认了酮症酸中毒的易感因素,如胰岛素剂量降低、急性发热性疾病、因疾病或手术而减少热量摄入、提示胰岛素缺乏的胰腺疾病(如,1型糖尿病、胰腺炎或胰腺手术史)和酗酒。 开始本品治疗前,应考虑患者病史中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易感因素,包括胰腺胰岛素因任何原因而分泌不足、热量限制和酗酒。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如发生已知易感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情况(如,因急性疾病或手术而长期禁食),应考虑监测酮症酸中毒情况,并暂时停用本品。 急性肾损伤及肾功能损害 本品可引起血容量下降,并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参见【不良反应】)。SGLT2抑制剂(包括恩格列净)上市后报告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有些需要住院及透析;有些报告为65岁以下的患者。 在开始使用本品之前,须考虑可能使患者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因素,包括低血容量、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伴随用药(利尿剂、ACE抑制剂、ARB、 NSAID)。若经口摄入减少(例如急性疾病或禁食)或存在体液丢失(例如胃肠道疾病 或高温暴晒),须考虑暂时停用本品;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如 果出现急性肾损伤,则立即停用本品,并开始治疗。 本品可增加血清肌酐,并降低eGFR。低血容量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这些改变。在开始使用本品后,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参见【不良反应】)。开始使用本品前应评价肾功能,之后应定期监测。建议对eGFR小于60 mL/min/1.73 m2的患者进行更频繁的肾功能监测。eGFR持续小于45 mL/min/1.73 m2时,不建议使用本品,eGFR小于30 mL/min/1.73 m2的患者禁用本品(参见【用法用量】,【禁忌】)。 尿脓毒症和肾盂肾炎 SGLT2抑制剂(包括恩格列净)上市后 监测中已经有报告患者发生严重尿路感染,包括尿脓毒症和需要住院治疗的肾盂肾炎。SGLT2 抑制剂治疗可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如有指征,应评价患者尿路感染的体征和症状,及时给予治疗(参见【不良反应】)。 联合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相关低血糖 已知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可导致低血糖。当本品与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使用时,低血糖风险增加(参见【不良反应】)。因此,当与本品联合使用时,可能需要降低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风险。 生殖器真菌感染 本品可增加生殖器真菌感染风险(参见【不良反应】)。有慢性或复发性生殖器真菌感染病史的患者更可能发生生殖器真菌感染。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和治疗。 超敏反应 本品上市后有患者服用恩格列净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报告(如血管性水肿)。如发生超敏反应,应停止服用本品,按照标准医疗方案积极采取措施,并应密切观察直至症状消失。恩格列净禁止用于对本品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有严重超敏反应病史的患者 (参见【禁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 本品治疗可发生LDL-C升高(参见【不良反应】)。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和治疗。

同厂家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片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相关医生 更多»
王小璞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二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何巧灵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

罗淞元 主治医师

心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胡晓晔 副主任医师

内三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菲菲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山东省立医院

相关医院 更多»
开化县人民医院

电话:05706014588(预约挂号)

地址:开化县城关镇解放街125号

江西省肿瘤医院

电话:0791-88313632(咨询电话);0791-88315120(咨询电话);0791-88090177(医疗咨询)(预约挂号)

地址: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电话:0375-3399021(值班室),0375-3399120(急救室),0375-3399573(门诊)(预约挂号)

地址:平顶山市卫东区优越路117号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

电话:024-74629509(总机),024-74504851(预约挂号)

地址: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广裕街13号

奉化区人民医院

电话:0574-88587010(预约挂号)

地址:奉化市大桥镇公园路36号

天津市儿童医院

电话:022-87787101(总机)(预约挂号)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龙岩道238号

相关检查 更多»
结核抗体检查
结核抗体检查

结核抗体是指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的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其含量水平高低是衡量心脑....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

外周血涂片检查
外周血涂片检查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血液细胞学的基本方法,具有经济、快捷、不增加患者痛....

血酮体
血酮体

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的总称,通常血浆酮体主要检测β....

载脂蛋白AⅠ
载脂蛋白AⅠ

载脂蛋白AⅠ(apoA)其作用在于可清除血管管壁内有害物质,起到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