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12.5mg*7片 |
2.5mg*30片/盒 |
|
生产企业 |
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10072 |
H2016017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高血压,但非初治高血压。本品适用于单独服用氨氯地平或贝那普利不能满意控制血压的患者;或同时服用氨氯地平片和贝那普利片的替代治疗。 |
1.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泌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 2.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 3.高泌乳素瘤:垂体小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前抑制腺瘤生长或减少腺瘤的体积,使切除容易进行 ;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 4.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 5.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来抑制乳腺充血、肿胀,从而可预防产后乳腺炎。 6.良性乳腺疾病:缓和或减轻经前综合症及乳腺结节(或囊性)乳腺疾病相关性乳腺疼痛。 7.神经系统疾病:用于各期自发性和脑炎后所致帕金森病的单独治疗,或与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联合使用。 |
|
用法用量 |
通常口服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氨氯地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药物,每日一次,剂量2.5~10mg,而贝那普利的有效剂量10~80 mg。 贝那普利的不良反应(见注意事项)通常与剂量无关;氨氯地平既有剂量依赖现象(主要是周围水肿),又有非剂量依赖现象,前者更为常见。当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水肿的发生率减少。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复方的不良反应与两成分非剂量依赖性的不良反应有关,但水肿的发病率比相同(或更高)剂量的单用氨氯地平下降。 贝那普利非剂量依赖的危害偶尔是严重的。为了尽量减少非剂量依赖的危害,接受本复方治疗仅在以下病人:(a)用一种或另一种单药治疗未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或(b)氨氯地平治疗未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但无水肿发生。根据临床疗效调整剂量:病人的血压不能单一用氨氯地平(或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或贝那普利(或其他ACE抑制剂)充分控制,可以转用本复方治疗。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在非洲裔美国人中没有协同降压效应。然而,由氨氯地平引起水肿发生率减少。根据临床疗效调整剂量;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达稳态分别在给药第2天和第7天左右。 在接受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但发生不可耐受的水肿,本复方治疗可实现类似的(或更好)降压效果而无水肿发生。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用,应谨慎减少氨氯地平剂量。替代疗法:患者同时服用氨氯地平片和贝那普利片,为方便起见,可以服用本复方,其中含有相同的成分剂量。代谢障碍的患者用药:只要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30mL/min/1.73m2(血肌酐大约≤3mg/dL或265μmol/L),服用本复方没有必要考虑肾功能。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患者,建议初始剂量贝那普利是5mg。本复方不建议在这些病人中应用。 在体格小,老人,体弱或肝损坏患者,建议氨氯地平初始剂量2.5mg,无论是服用单药还是复方。 |
甲磺酸溴隐亭片应在用餐中服用。 1.月经周期不正常及不孕症:根据需要一次1/2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25mg),一日2~3次,必要时剂量可增至一次1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2.5mg),每日2~3次。应不间断治疗,直至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和/或重新排卵。如果需要,可连续治疗数个周期以防复发。 2.高泌乳激素症:根据需要一次1/2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25mg),一日2~3次,逐渐增至一日4~8片/日(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0~20mg),具体方案应根据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而定。 3.肢端巨大症: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1~1.5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2.5~3.75mg),根据临床反应和副作用逐步增加至一日4~8片(以甲磺酸溴隐亭10~20mg)。 4.抑制泌乳:一日2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5mg),早晚各1片,连服14天,为预防泌乳,应尽早开始治疗,但不应早于分娩或流产后4小时。治疗停止后2~3天,偶而会有少量泌乳,此时可以再用原剂量重复治疗1周即可停止泌乳。 5.产褥期乳房肿胀:单次服用1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25mg),如过需要,6~12小时后可以重复服用,不会抑制泌乳。 6.产后初期乳腺炎:与抑制泌乳剂量相同,应与抗生素联合使用。 7.良性乳腺疾病:从一日1/2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25mg),一日2~3片,逐渐增至每日2~3片。 8.帕金森氏病:单独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开始后第一周,每日临睡前服用1/2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25mg).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进行剂量调整,剂量增加1/2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25mg)后,连续服用1周后再接着增加剂量,日剂量应分成2~3次服用。一般在6~8周之内,即有明显疗效。药物单独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时,甲磺酸溴隐亭片的常规剂量为一日4~16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0~40mg)。 联合治疗时,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大剂量,这属于个体化差异。尤为重要的是在保证最佳疗效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最低有效剂量。副作用消失后可再增加剂量。每天最大剂量不能高于40片(以甲磺酸溴隐亭计100mg)。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复方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较轻微和一过性的,并且与年龄、种族和用药时间无关,有4%应用复方的病人和3%用安慰剂的病人因出现不良反应需中止治疗。引起服用复方的病人中止治疗的原因大都是咳嗽和水肿。有1%用复方的病人出现与之可能有关的副作用,如咳嗽(3.3%)、头痛(2.2%)、头晕(1.3%)和水肿(2.1%)。水肿及其他一些副作用与氨氯地平呈剂量依赖性,对女性的影响较男性更明显。氨氯地平联用贝那普利降低了水肿的发生率。其他可能与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复方有关的副反应有:血管源性水肿:包括舌和脸水肿(见注意事项,血管性水肿)。全身:虚弱及疲劳。中枢神经系统:失眠,神经质,焦虑,嗜睡,震颤和性欲下降。皮肤:脸红,发热,皮疹,皮肤结节和皮炎。消化系统:口干,恶心,腹痛,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和食管炎。代谢及营养:低钾血症。肌肉与骨骼:腰背痛,肌肉痛,痛性痉挛及肌肉痉挛。呼吸系统:咽炎。泌尿生殖系统:性功能障碍,如阳萎和尿频。单用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与本复方制剂类似。上市后贝那普利报告罕见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胰腺炎,溶血性贫血,天疱疮和血小板减少。也有使用氨氯地平致黄疸和肝酶升高(主要符合胆汁淤积)严重到需要住院的报告。其他ACE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ACE抑制剂)和男性乳房发育症(钙通道阻滞剂)。 |
1.许多患者服药后头几天可能会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眩晕或疲劳,但不需要停药。在服用甲磺酸溴隐亭之前1小时服用某些止吐药如乘晕宁、吐来抗、胃复安等可抑制恶心头晕。 2.极少数病例中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建议对于能够走动的患者应测量站位血压。 3.在大剂量治疗时,可能会发生幻觉、意识精神错乱、视觉障碍、运动障碍、口干、便秘、腿痉挛等,这些副作用约为剂量依赖性,减量就能够使症状得到控制。在长期治疗中,特别对于有雷诺氏现象病史者,可能偶发可逆性低温诱发指趾苍白。 4.国外已有患者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类药品治疗帕金森病后出现病理性赌博、性欲增高和性欲亢进的病例报告,尤其在高剂量时,在降低治疗剂量或停药后一般可逆转。 |
|
禁忌 |
对贝那普利或其它ACE抑制剂或氨氯地平过敏。肾功能衰竭(肌酐清除率30mL/min)。妊娠。 |
对甲磺酸溴隐亭片中组成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在精神病学方面,自发性和家族性震颤、Huntington舞蹈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各种类型的内源性精神病并、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妊娠毒血症、对其他麦角生物碱类过敏者禁用,已有瓣膜病的患者禁用。 |
|
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氨氯地平2.5mg,盐酸贝那普利10mg。 |
本品活性成份及其化学名称:甲磺酸溴隐亭。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片。 |
本品为类白色片,片的一面中间有刻痕,另一面刻有2.5。 |
|
注意事项 |
肾功能不全:本复方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谨慎使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肾功能可能取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其接受ACE抑制剂(包括贝那普利)治疗可导致少尿和/或进行性氮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或死亡(罕见)。一些没有明显的肾血管疾病的高血压病人接受贝那普利治疗,血液中尿素氮和血肌酐通常轻微和短暂升高,尤其与利尿剂合用。可能需要减少本复方用量。评价高血压病人应始终包括评估肾功能(见用法用量)。 高钾血症:接受本复方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高钾血症(血清钾至少0.5mEq/L,大于正常上限)发生率大约1.5%。血清钾升高一般都是可逆的。危险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伴随使用保钾利尿剂,钾补充剂,和/或含有钾盐的替代品。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虽然血流动力学的研究和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对照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并未导致临床运动耐力,左室射血分数及临床症状的恶化,研究尚未在NYHA心功能分级IV级的患者中进行。一般而言,所有钙通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谨慎使用。肝功能衰竭患者:因肝硬化导致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贝那普利拉水平基本上不变。然而,由于氨氯地平主要由肝脏代谢,血浆消除半衰期(t1/2)在肝功能不全患者是56小时,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本复方治疗应谨慎。咳嗽:可能由于抑制内源性缓激肽的降解,持续干咳报告见于所有ACE抑制剂,总是停药后缓解。ACE抑制剂引起的咳嗽应考虑在咳嗽的鉴别诊断。手术/麻醉:在患者接受手术或麻醉剂产生低血压,贝那普利将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可能发生继发肾素释放代偿。由于此发生的低血压可以通过扩容纠正。过敏反应和可能相关反应: ACE抑制剂影响类二十烷酸和多肽,包括内源性的缓激肽的代谢,因此接受此类药物(包括本复方)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一些是严重的,这些反应通常发生在第一次及前几次给药,但有时出现在给药数月之后。头颈血管源性水肿:曾报道过服用ACE抑制剂发生面部、指端、唇、舌、声门、喉头水肿。接受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0.5%出现上述症状,喉头水肿是致命的,如果喉鸣或面部、舌或者声门水肿发生,立即停用本复方,并进行适当的治疗。如果出现舌、声门或者喉头水肿阻塞气道,立刻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0.3-0.5ml。 |
1.甲磺酸溴隐亭片治疗后,生育能力可能恢复,因此应建议不希望怀孕的育龄妇女采取可靠的(非激素)避孕措施。而想要怀孕的育龄妇女在已证实怀孕后则应即刻终止甲磺酸溴隐亭片治疗。停药后流产发生率未见提高,甲磺酸溴隐亭片对早期妊娠(8周之内)无副作用。垂体腺瘤患者停服甲磺酸溴隐亭片后怀孕时,整个妊娠期间都应密切监测,并且有必要定期进行视野检查。 2.垂体腺瘤患者有瘤体增大的迹象时,应重新应用甲磺酸溴隐亭片进行治疗。治疗乳腺疼痛及结节性和/或囊性乳腺疾病时,应先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3.应用甲磺酸溴隐亭片抑制产褥期泌乳,特别在治疗第一周,建议不定期检查血压。一旦发生高血压,伴有持久性严重头痛,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4.对有胃肠道出血病史的肢端肥大症患者最好应用替代治疗方案,如果必须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也应该告知他们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任何胃肠道反应。 5.有精神病史或严重心血管病史的病人服用大剂量甲磺酸溴隐亭时,需要小心谨慎。 6.治疗与高泌乳素血症无关的女性患者时,应当给予最低有效剂量,以避免发生血浆泌乳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否则将有可能引起黄体功能障碍,绝经后妇女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月经正常的妇女应每年检查一次。 7.帕金森氏病患者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使,有必要常规检查肝肾功能、造血功能和血管功能。大剂量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可能工会诱发某些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精神障碍和轻微痴呆,在长期(2~10年)服用大剂量(30~40毫克/天)甲磺酸溴隐亭片的帕金森氏病患者中,偶有胸膜炎发生,尽管甲磺酸溴隐亭片与治疗胸膜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仍应针对胸膜肺部疾患进行彻底检查并且停用甲磺酸溴隐亭片。 8.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可能发生视觉障碍,因此在驾驶或操控机器时应特别小心! 9.乙醇可能会降低对甲磺酸溴隐亭片的耐受性。最大剂量限制在每日30毫克,高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发生纤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