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10mg*12片 |
0.25g |
|
生产企业 |
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 |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73875 |
国药准字H2001076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高胆固醇血症饮食疗法及其它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应用辛伐他汀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冠心病对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适用于:减少死亡的危险性;减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减少心肌血管再通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包括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发生。 |
本品可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Ⅳ型),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高甘油三酯合并高胆固醇血症(Ⅱb型)。 |
|
用法用量 |
病人在接受辛伐他汀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降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维持。1、高胆固醇血症:一般起始剂量为毎天10mg,晚间顿服。对于胆固醇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天5mg。若需调整剂量,应间隔四周以上,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应定期监测胆固醇水平,如果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目标范围,应考虑减少辛伐他汀的剂量。2、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可以20mg/日为起始剂量,如需调整剂量,应间隔四周以上,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3、合并用药:辛伐他汀单独应用或与胆酸螯合剂协同应用时均 |
推荐剂量为一次1粒,一日2~3次,进餐时或餐后服用,较低剂量用于Ⅳ型高甘油三酯血症,较高剂量用于Ⅱa及Ⅱb型高胆固醇血症。通常在服药治疗一个月内,血脂状况即有改善。 国外文献报告,长期服用的每日安全剂量可达1200mg。 |
|
副作用 |
辛伐他汀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只有少于2%的病人因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在已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分为可能、可疑或肯定)与药物有关的发生率大于或等于1%的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发生率在0.5%~0.9%的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头痛。发现肌病的报告很罕见。下列不良反应的报导曾出现在无对照组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中,如恶心、腹泻、皮疹、消化不良、瘙痒、脱发、晕眩、肌肉痉挛、肌痛、胰腺炎、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呕吐和贫血、横纹肌溶解和肝炎/黄疸罕有 |
本品在治疗初期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提高对热的敏感性,如面部潮热或肢体瘙痒,这些症状通常在治疗后几天内消失,不需停药。 偶有中度胃肠道反应 (胃灼热感、上腹隐痛、恶心、腹泻、眼干和荨麻疹) 及头痛的报道。 极少数病人有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 (如皮疹、荨麻疹、斑丘疹、唇水肿、哮喘样呼吸困难、低血压等) 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
|
禁忌 |
以下情况禁用:-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活动性肝病或无法解释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者。-怀孕及哺乳期妇女。-禁止与四氢酚类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合用。 |
对本品过敏及消化道溃疡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禁用。 |
|
成分 |
本品活性成份为辛伐他汀。 |
阿昔莫司。 化学名称:5-甲基吡嗪-2-羧酸-4-氧化物。 分子式为C6H6N2O3 分子量:154.13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片或类白色片。 |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
|
注意事项 |
1、肌肉作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偶尔会引起肌病,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无力并伴有CK显著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的10倍,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肌红蛋内尿症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横纹肌溶解罕见报道。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中,在平均5.4年期间,1399名每天服用辛伐他汀20mg的患者中出现1例肌病,而822名每天服用辛伐他汀40mg的患者中没有出现肌病。在两项为期6个月的临床对照研究中,436名服用辛伐他汀40mg的患者中出现1例肌病,而699名服用辛伐他汀80mg的患者中出现5例肌病。辛伐他汀与某些药物合并治 |
1、在使用本品治疗之前,应先采取低胆固醇饮食、低脂肪饮食和停止酗酒的治疗措施。 2、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肌酐清除率数据减低剂量:肌酐清除率(ml/min) 剂量 60~30 每日二次,每次150mg 30~10 每日一次,每次150mg <10 隔日一次,每次150mg。 3、同服考来烯胺时,不会影响本品的吸收。 4、对需长期服用本品者,应定期作血脂及肝肾功能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