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按C16H19N3O5S计算 0.125g |
0.1g*100片(特一) |
|
生产企业 |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6136 |
国药准字H4402086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本品为无糖(蔗糖、葡萄糖)配方,特别适合儿童 |
本品适用于各种癣病的治疗,包括头癣、须癣、体癣、股癣、足癣和甲癣。上述癣病由深红色发癣菌、断发癣菌、须发癣菌、指间发癣菌等以及奥杜安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所致。本品不宜用于轻症、局限的浅部真菌感染及局部用抗真菌药已可奏效者。灰黄霉素对念珠菌属、组织胞浆菌属、放线菌属、孢子丝菌属、芽生菌属、球孢子菌属、奴卡菌属及隐球菌属等感染及花斑癣均无效。 |
|
用法用量 |
1.口服。本品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受食物影响,所以可在空腹或餐后服药,并可与牛奶等食物同服。 袋装 撕开小袋,把药粉倒入适量凉开水中,摇匀即可服下; 瓶装 1250mg/瓶 加入凉开水42ml,摇匀后得50ml混悬液,(每5ml含阿莫西林125mg); 瓶装 2500mg/瓶 加入凉开水84ml,摇匀后得100ml混悬液,(每5ml含阿莫西林125mg)。 2.儿童 按体重一次6.7~13.3mg/kg,每8小时1次或遵医嘱。 3.成人 一般感染者一次500mg,每6~8小时1次;重症者加至一次1000mg,每6~8小时1次或遵医嘱。 |
以下为微粒型的剂量。成年人:甲癣和足癣,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头癣、体癣或股癣,一次250m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500mg,每日1次。小儿:2岁以上体重14~23kg者,一次62.5~125mg,每12小时1次,或125~250mg,每日1次。小儿体重大于23kg者,一次125~250mg,每12小时1次,或250~500mg,每日1次。 |
|
副作用 |
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 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1.神经系统头痛较为常见,约10%患者可出现头痛,初时较重,继续用药可减轻。其他尚有嗜睡、乏力等。偶有眩晕、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炎等发生。2.消化系统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或腹泻,一般系轻度,患者可耐受。3.过敏反应约3%患者可发生皮疹,偶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持续性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少数患者可发生光感性皮炎。4.本品偶可致周围血象白细胞减少,偶可引起肝毒性及蛋白尿。 |
|
禁忌 |
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
卟啉症、肝功能衰竭、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成分 |
阿莫西林。 |
本品主要成份为:灰黄霉素。 |
|
性状 |
本品为干混悬剂。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
|
注意事项 |
1.用药前必须进行青霉素钠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2.伴有单核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的患者,出现皮疹的机会多一些。 3.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之间存在交叉过敏性和交叉耐药性。 4.类似其他广谱抗生素,有可能发生由白念珠菌等非敏感微生物引起的二重感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者。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交叉过敏由于灰黄霉素获自青霉菌,由此推测该药可能与青霉素类或青霉胺存在交叉过敏,然而临床并未证实此情况存在,但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本品时仍需谨慎,并严密观察。2.灰黄霉素在动物实验中有致肿瘤作用。3.本品偶可致肝毒性,原有肝病或肝功能损害者需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4.本品可诱发卟啉病、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患者如有指征应用该药时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5.治疗中需定期检测周围血象、肝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及尿常规。6.本品可于进餐时同服或餐后服,以进高脂肪餐为最佳,因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及增加药物吸收。7.为防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