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每100粒重6g |
原料药(供口服)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新兴凌云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186 |
国药准字H2015321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健脾化滞,理气止呕。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疼痛,气逆胸满,倒饱嘈杂,嗳气吞酸,呕吐恶心,宿食停水,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
适用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及碱化尿液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
口服:每次0.3—2g,每日0.9—6g;小儿每次0.1—1.0g,每日3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少数病人有轻度胃肠不适 |
|
禁忌 |
孕妇忌服。 |
1.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阑尾炎及急腹症患者禁用。 2.骨折、低磷血症患者禁用。 |
|
成分 |
槟榔、香附(醋炙)、枳壳(麸炒)、陈皮、砂仁、六神曲(麸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炒)、桔梗、白扁豆、厚朴(姜炙)、黄连、瓜蒌、鸡内金(醋炙)、莱菔子(炒)、枳实(炒)、吴茱萸(甘草水炙)、茯苓、郁金、赭石(煅醋淬)、甘草、泽泻、檀香、木香、豆蔻、苏合香、白术(麸炒)、黄芩、法半夏、高良姜、刀豆、薤白、北沙参、连翘、九节菖蒲、细辛、薄荷。 |
化学名:碳酸氢钠 分子式:NaHCO3 分子量:84.01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的水丸,除去外衣显浅黄色;气微香,味苦。 |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加。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
|
注意事项 |
1.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3.不适用于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急燥易怒、口干、头晕血压高。4.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为身倦乏力,气短嗜卧。5.本品不宜久服,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就到医院就诊。6.哺乳期妇女慎用,感冒期间停服。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可能产生穿孔的溃疡病患者忌用;忌与酸性药物配伍。 2、内服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加胃内压力,对胃溃疡的病人,刺激溃疡面,甚至有产生胃穿孔的危险,同时二氧化碳刺激胃粘膜,引起继发性胃酸分泌过多。 3、用量过大可致碱中毒。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