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7.5mg*8片 |
每片重0.5g |
|
生产企业 |
四川双新制药有限公司 |
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0011 |
国药准字Z2004406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疼痛性骨关节炎的症状治疗。 |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次2片,一日1次,根据治疗后反应,剂量可减至一次1片,一日1次;每片7.5mg。骨关节炎:一次1片,一日1次,如果需要,剂量可增至一次2片,一日1次;每片7.5mg;对于不良反应有可能增加的病人:治疗开始剂量1片/天。严重肾衰竭的病人透析时:剂量不应超过1片/天。美洛昔康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2片。 |
口服,一次7~8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以下罗列的不良事件系在美洛昔康给药后发生,然而他们的发生频率是根据临床试验记录结果,而无论与美洛昔康用药是否有因果关系。这些信息是基于对3750个病人进行的超过18个月的临床试验得到的,病人每日口服美洛昔康片剂剂量为7.5mg或15mg。(平均疗程为127天)。1胃肠道的:频率超过1%: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胀气、腹泻。频率介于0.1%和1%之间:短暂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嗳气、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隐伏或肉眼可见的胃肠道出血。频率小于0.1%:胃肠道穿孔、结肠炎、肝炎、胃炎。2血液的:贫血频率超过1%:血细胞计数异常,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同时使用潜在的骨髓毒性药物,特别是氨甲喋呤。介于0.1%和1%之间:是导致出现血细胞减少的一个因素。3皮肤病学的:频率超过1%:瘙痒、皮疹。介于0.1%和1%之间:口炎、荨麻疹。少于0.1%:光过敏、极少病例出现大疱反应、多形红斑、Steven-Johnson综合征或出现毒性上皮坏死。4呼吸道:频率少于0.1%:已有报道在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包括美洛昔康之后有个体出现急性哮喘。5中枢神经系统:频率多于1%:轻微头晕、头痛。介于0.1%和1%:眩晕、耳鸣、嗜睡。小于0.1%:意识模糊和定向力障碍。6心血管的:频率多于1%:水肿。介于0.1%和1%之间:血压升高、心悸、潮红。7泌尿生殖系统:介于0.1%和1%之间:肾功能指标异常(血清肌酐和/或血清尿素升高)。频率小于0.1%:急性肾功能衰竭。8视觉系统:小于0.1%:结膜炎、视觉障碍包括视力模糊。过敏反应:频率小于0.1%:血管性水肿和迅速发生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样/过敏性的反应。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对药物活性成分美洛昔康或其赋形剂已知过敏者。美洛昔康与乙酰水杨酸和其他NASIDs可能会有交叉过敏反应。对使用乙酰水杨酸或其他NASIDs后出现哮喘、鼻腔息肉、血管水肿或荨麻疹等症状的病人不宜使用美洛昔康。-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非透析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儿童和年龄小于15岁的青少年。-孕妇或哺乳者。 |
尚不明确 |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美洛昔康。 |
地黄, 熟地黄 ,续断附子, 独活, 骨碎补, 桂枝淫羊藿 ,防风, 威灵仙, 皂刺羊骨, 白芍, 狗脊, 知母伸筋草, 红花。 |
|
性状 |
本品为淡黄色片。 |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微苦。 |
|
注意事项 |
与使用其他的NSAIDs一样,对于具有上消化道病史和正在使用抗凝剂治疗的病人使用美洛昔康应该注意,有胃肠道症状的病人应监测用药。若出现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应该停止使用美洛昔康。胃肠道出血、溃疡或穿孔可在治疗的任何时期出现,可伴或无先兆症状,病人可有或无严重的胃肠道病史。对老年患者这些不良反应的后果更为严重。对出现粘膜与皮肤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并且考虑停止使用美洛昔康。NSAIDs对在维持肾灌注中起支持作用的肾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对于肾血流和血容量减少的病人,使用任一种NSAID均可能促进肾功能 |
1.应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服药用温开水送服最好。有些人喜欢用茶水、果汁、汽水、牛奶等液体送服。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可能会造成药效下降、丧失甚至药物中毒。 3.对方中主要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 一般来说,病人大多数都会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个时候需要咨询医生或者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危害。 6.因尪痹片方中含有红花,孕妇禁用。 7.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8.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话,应停药,并到医院咨询相关医师,切勿置之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