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3ml:300U/预填充笔SoloStar |
1mg |
|
生产企业 |
|
天津市康瑞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150062 |
国药准字H2012305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治疗成人糖尿病。 |
用于饮食控制、降低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
|
用法用量 |
本品的作用是以单位计的。这些单位是本品专用的,不同于用于表述其它胰岛素类似物作用的国际单位(详见[药理作用]部分)。 本品应在餐前0 - 15分钟内或餐后立即给药。 可按照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或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联合使用的方案给药,也可联合口服降糖药使用。 本品的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给药 本品应以皮下注射或者持续的皮下泵输注法给药,在腹壁、大腿、三角肌这些部位皮下注射给药或者持续的腹壁输注给药。每次注射时,注射或者输注的部位(腹部、大腿、三角肌)应该不时的轮换。吸收速率和随后的作用开始时间以及作用持续的时间,都可能受注射部位、运动和其它变化而影响。在腹壁进行皮下注射可比在其它部位注射吸收略快(参见[药代动力学]部分)。 注射时应注意不要进入血管中。注射后,不要按摩注射部位。患者应正确学习注射技巧。 如果注射装置为冷藏,使用前要室温放置1至2小时,注射冷的胰岛素会增加疼痛。 |
瑞格列奈片应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在口服瑞格列奈片30分钟内即出现促胰岛素分泌反应。通常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本药。服药时间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钟内。请遵医嘱服用瑞格列奈片。剂量因人而异,以个人血糖而定。推荐起始剂量为0.5mg(1片),以后如需要可每周或每两周作调整。接受其它口服降血糖药治疗的病人可直接转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其推荐起始剂量为0.5mg(1片)。最大的推荐单次剂量为4mg(8片),进餐时服用。但最大日剂量不应超过16mg(32片)。对于衰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谨慎调整剂量。如果与二甲双胍合用,应减少瑞格列奈片的剂量。尽管瑞格列奈主要由胆汁排泄,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应慎用。 |
|
副作用 |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胰岛素剂量比实际需要量过高时可能出现。 下列为在临床研究中出现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根据系统分类并按照发生率递减顺序排列(十分常见≥ 1/10 ;常见≥ 1/100 至[1/10 ;不常见≥ 1/1000至[1/100 ;罕见≥ 1/10000 至[1/1000 ;很罕见[1/10000) ;未知(根据目前的数据无法判定)。 按照发生率分组时,不良反应按照严重程度降低排序。 代谢与营养失调 十分常见 :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是突然出现的。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冷汗、皮肤冰凉苍白、乏力、精神紧张或肢体颤动、焦虑不安、异常的疲乏或无力、意识模糊、集中注意力困难、嗜睡、过度饥饿感、视觉改变、头痛、恶心以及心悸。低血糖可以变得十分严重,并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发作,也可能会导致暂时或永久的大脑功能障碍,或者甚至是死亡。 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异常 常见 :注射部位反应以及局部过敏反应。 局部过敏反应(例如注射部位发红,少见注射点疼痛、皮疹、肿胀以及瘙痒)可能会出现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这些反应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通常情况下,继续进行治疗时,这些反应会自行在几天或几周消失。 罕见 :脂肪营养不良 注射胰岛素时,如果在同一部位注射过于频繁,该处的皮下脂肪组织可能会收缩或增厚(即脂肪营养不良)。在此部位注射的胰岛素也不会发挥很好的作用。每次选取不同注射点进行注射可以避免类似的皮肤改变。 全身反应 不常见 :全身性过敏反应 全身性过敏反应虽不常见,但可能会比较严重,是对胰岛素的广泛过敏,可能导致全身皮疹(包括瘙痒)、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或出汗。全身过敏的重症病例可能会威胁生命。 谷赖胰岛素临床试验中,1型和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频率≥ 5%的不良事件。 1型糖尿病 谷赖胰岛素组n=950例 ;所有对照药(赖脯胰岛素,常规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制剂)组n=641例。 鼻咽炎 :谷赖胰岛素组10.6% ;对照组12.9%。 低血糖(仅指重度症状性低血糖) :谷赖胰岛素组6.8% ;对照组6.7%。 上呼吸道感染 :谷赖胰岛素组6.6% ;对照组5.6%。 流行性感冒 :谷赖胰岛素组4.0% ;对照组5.0%。 重度症状性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所有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包括谷赖胰岛素在内的患者中最常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以要求第三方干预的低血糖症定义重度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的比例和发生率,对于所有胰岛素治疗都是相似的。在3期临床试验中,患有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与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比较,在两个治疗组中具有较高的重度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 |
同其它降血糖药物一样,服用瑞格列奈片可能发生以下不良反应: 1.低血糖 这些反应通常较轻微,通过给予碳水化合物较易纠正。若较严重,可输入葡萄糖。 2.视觉异常 已知血糖水平的改变可导致暂时性的视觉异常,尤其是在治疗开始时。只有极少数病例报告瑞格列奈片治疗开始时发生上述的视觉异常,但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因此而停用瑞格列奈片的病例。 3.胃肠道 临床试验中有报告发生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便秘。同其它口服降血糖药物相比,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以及严重程度均无差别。 4.肝脏酶系统 个别病例报告用瑞格列奈片治疗期间肝功酶指标升高。多数病例为轻度和暂时性,因肝功能酶指标升高而停止治疗的病人极少。 5.过敏反应 可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发红、荨麻疹。由于化学结构不同,没有理由怀疑可能发生与磺脲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过敏反应。 |
|
禁忌 |
对活性成分或者其中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低血糖禁用。 |
以下情况禁用: 1.已知对瑞格列奈或本品中的任何赋型剂过敏的患者。 2.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依赖型,IDDM),C-肽阴性糖尿病患者。 3.伴随或不伴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4.妊娠或哺乳妇女。 5.12岁以下儿童。 6.严重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7.与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合并治疗时。 |
|
成分 |
谷赖胰岛素的化学名称是3BLys-29BGlu-人胰岛素。 辅料 :间甲酚,氨丁三醇,氯化钠,聚山梨酯20,氢氧化钠,浓盐酸,注射用水。 每毫升注射液含100单位谷赖胰岛素(相当于3.49 mg)。 |
主要组成成分瑞格列奈。 |
|
性状 |
无色澄明液体。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药片。 |
|
注意事项 |
有患者报告,偶尔将谷赖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尤其是长效胰岛素混淆了。为了避免谷赖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可能发生的上述使用错误,患者应注意在每次注射前都仔细核对该胰岛素的标签。 患者应当在医生严格监督下换用新类型或者新品牌的胰岛素。规格、品牌(生产厂)、类型(常规、NPH、长效等)、物种(动物)和/或生产方法中任何项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使用剂量的改变。同时可能需要调整伴随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量。 用量不足或中断治疗,尤其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糖增高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可能最终导致死亡。 患者应在严格地监控下改变其使用的胰岛素类型或品牌,并可能需要剂量的调整。 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的时间与胰岛素作用的方式有关,通常反应了所给予的胰岛素制剂的时间-疗效情况,并且随着治疗方案的变化而变化。 血浆葡萄糖水平如果迅速改变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与低血糖相似的症状,无论实际的血糖值是多少。低血糖症的早期预警症状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有所不同或不显著,例如长期患有糖尿病,强化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从动物源的胰岛素改换为人胰岛素时,均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改变或症状不明确。患者体力活动增加时,或改变日常的饮食情况时也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饭后立刻进行锻炼可能增加低血糖危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在注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后如果发生低血糖情况,它可能发生的比较早。 不及时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反应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昏迷,暂时或永久性的脑损伤或死亡。 严重的低血糖出现时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和/或葡萄糖输注,或给予胰高血糖素治疗。 在生病或情绪不稳定时也可能改变胰岛素的需要量。 除具有与降低血糖有关的药效学活性(低血糖)外,非临床研究资料未发现谷赖胰岛素还具有其他不同于常规人胰岛素或对于人体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毒性作用。 静脉给药的胰岛素比皮下给药的胰岛素起效更快,更需要对低血糖症进行密切监测。 低血钾 :所有的胰岛素产品,包括谷赖胰岛素,会引起钾离子从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从而可能导致低血钾。若不治疗可能引起呼吸麻痹,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要密切观察有低血钾发生危险的患者情况(例如,正在使用降低钾离子治疗的患者,正在进行可能对血清钾离子浓度敏感治疗的患者)。静脉使用谷赖胰岛素时要密切关注血糖和钾离子的浓度。 对驾车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由于低血糖、高血糖或视觉受损而可能导致病人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降低。这种情况可能对于那些集中精神与反应能力有特殊要求的职业(如开车或者操作机器)构成危险。 应告知患者在驾驶的时候,注意采取措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对低血糖前兆觉察力降低或不能觉察以及低血糖发作频繁的患者,这一点十分重要。在驾车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预填充笔的处理 :在使用预填充笔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说明书中有预填充笔的使用方法推荐。 在使用前应检查胰岛素笔芯。只有药液象水一样清澈、无色、无可见固体颗粒方可使用。因为本胰岛素为溶液,所以无需在使用前混匀。 空预填充笔不可重新使用,并应经适当处理后丢弃。 运动员慎用。 |
1.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 尚未在怀孕期或哺乳期妇女中进行研究。因此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瑞格列奈片。 2.同其它大多数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血糖药物一样,瑞格列奈片也可致低血糖。 3.与二甲双胍合用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如果合并用药后仍发生持续高血糖,则不能再用口服降血糖药控制血糖,而需改用胰岛素治疗。 4.在发生应激反应时,如发烧、外伤、感染或手术,可能会出现高血糖。 5.瑞格列奈片尚未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进行过研究。也未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的患者中进行过研究。 6.与其它口服降血糖药一样,患者必须慎用以避免开车时发生低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