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400IU/10ml/支 |
3ml:300国际单位(笔芯) |
|
生产企业 |
|
|
|
批准文号 |
S20201011 |
国药准字J2016005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中、轻度糖尿病患者,重症须与正规胰岛素合用,有利于减少每日胰岛素注射次数,控制夜间高血糖。 |
本品具有降血糖作用,适用于治疗糖尿病。本品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初起稳定化治疗,特别是用于糖尿病急症。 |
|
用法用量 |
1.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量,确定给予患者胰岛素的治疗剂量。 2.应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虽然不推荐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但是也可以肌肉注射给药。 3.皮下注射给药的部位应选择上臂、大腿、臀部或腹部。同时应该注意对注射部位轮换使用,对于同一部位每月注射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次。 4.注射时,应该小心谨慎,应确保未刺穿血管。当注射完成后,不能对注射部位进行揉搓。应当掌握使用正确的注射给药方法。 |
剂量因人而异,由医生根据患者的需要而定。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平均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在每公斤体重0.5-1.0国际单位之间,有时会需要更多,因患者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良好的代谢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建议患者达到最理想的代谢控制,包括血糖监测。老年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和避免低血糖反应。通常选取在腹壁做本品的皮下注射,也可在大腿、臀肌或三角肌区域做皮下注射。从腹壁皮下给药比从其他注射部位给药吸收更快。将皮肤捏起注射会减少误作肌肉注射的危险。只有可溶性人胰岛素注射液可从静脉给药,而且必须由医务人员操作。注射后针头必须在皮下停留至少6秒,保持注射推键完全压下直至针头从皮肤拔出,如此操作以保证注射正确的剂量及防止血液或其他体液回流至针头和胰岛素笔芯。为防止脂肪萎缩,注射部位应在注射区域内轮换。为防止传染疾病,本品只能由一人单独使用。本品是短效胰岛素,常与其他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联合使用。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近食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1 低血糖反应:为胰岛素使用不当所致,胰岛素过量、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餐或进行较剧烈的体力活动(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的早期症状为无力、饥饿、眼花、出冷汗、皮肤苍白、心悸、兴奋、手抖、神经过敏、头痛、颤抖等类似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缺乏判断和自制力、健忘,也可有偏瘫、共济失调、心动过速、复视、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惊厥和昏迷。 2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为全身性及局部性的过敏,局部性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硬结,一般发生在注射胰岛素 |
1.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经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低血糖的症状可以突然发生,包括冷汗、皮肤发冷苍白、神经紧张或震颤、焦虑、不同寻常的疲惫或衰弱、错乱、难以集中精力、瞌睡、过度饥饿、暂时的视觉改变、头痛、恶心和心悸。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及引起暂时的或永久的脑损伤或甚至死亡。 2.开始胰岛素治疗时可能出现水肿和屈光异常。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的。 3.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和痒).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在继续治疗的过程中会消失。 4.全身性的过敏反应有可能偶有发生,这钟全身反应可能严重,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皮疹、发痒、出汗、胃肠道不适、淋巴水肿、呼吸困难、心悸及血压降低。全身性过敏发应有可能危及生命。 5.未在注射区域内轮换注射部位可导致注射部位的脂肪萎缩。 |
|
禁忌 |
低血糖症、胰岛细胞瘤。 |
对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或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 |
|
成分 |
混合人胰岛素( 30 %常规人胰岛素 Regular 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 70 %中效人胰岛素 Isophane protamine protamine recombinant human )(妊娠分级: B) |
中性胰岛素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混悬液,振落后应能均匀分散。在显微镜下观察,晶体呈棒状,且绝大多数晶体不得小于1mm,不得大于60mm,无聚合体存在。 |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
|
注意事项 |
1 本品作用缓慢,不能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糖高渗性昏迷患者; 2 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3 中等量至大量的酒精可增强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的作用,可引起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在空腹或肝糖原贮备较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在给药期间患者应忌酒。 4 吸烟:吸烟可通过释放儿茶酚胺而拮抗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因此正在使用胰岛素的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突然戒烟时须适当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5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尿糖、尿常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视力、眼底视网膜血管、血压及心电图等,以了解病情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6 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应及时补糖,特别要防止夜间低血糖。 |
运动员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