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1g(以厄他培南计) |
40mg/瓶 |
|
生产企业 |
|
|
|
批准文号 |
H20150481 |
H2018111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治疗成人由下述细菌的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中度至重度感染。继发性腹腔感染 :由大肠埃希菌、梭状芽孢杆菌、迟缓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脆弱拟杆菌、吉氏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或单形拟杆菌引起者。复杂性皮肤及附属器感染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指对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或消化链球菌属引起者。社区获得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仅指对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例)、流感嗜血杆菌(仅指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或卡他莫拉菌引起者。复杂性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由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白氏杆菌引起者。急性盆腔感染,包括产后子宫内膜炎、流产感染和妇产科术后感染 :由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不解糖卟啉单胞菌、消化链球菌属或双路普雷沃氏菌属引起者。菌血症。 |
预防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本品适用于13岁和13岁以上因重度免疫缺陷而导致这些感染风险增加的患者。这些患者包括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或化疗导致长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口咽念珠菌病,包括伊曲康唑和/或氟康唑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本品适用于治疗口咽念珠菌病,包括伊曲康唑和/或氟康唑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 |
|
用法用量 |
本品在成人中的常用剂量为1g,每日1次。本品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最长可使用14天;或通过肌肉注射给药,最长可使用7天。当采用静脉输注给药时,输注时间应超过30分钟。对于那些适合使用肌肉注射给药进行治疗的感染,肌肉注射本品可作为静脉输注给药的一种替代疗法。不得将本品与其它药物混合或与其它药物一同输注。不得使用含有葡萄糖(α-D-葡萄糖)的稀释液。肾功能、体重正常的成人用药剂量指南继发性腹腔内感染:1g/日,IV/IM,总疗程5-14天。复杂性皮肤及附属器感染:1g/日,IV/IM,总疗程7-14天。社区获得性肺炎 :1 g/日,IV/IM,总疗程10-14天(疗程包括经过至少3天肠外途径给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时可能改为恰当的口服药物治疗的时间)。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1g/日,IV/IM,总疗程10-14天(疗程包括经过至少3天肠外途径给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时可能改为恰当的口服药物治疗的时间)。急性盆腔感染,包括产后子宫内膜炎、流产感染和妇产科术后感染:1g/日,IV/IM,总疗程3-10天。注 :肾功能正常是指肌酐清除率>90 mL/min/1.73 m2。适应症是指由指明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参阅适应症)。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本品可用于治疗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成年病人的感染。对于肌酐清除率>30 mL/min/1.73 m2的病人无需调整剂量。对于患有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30 mL/min/1.73 m2)以及终末期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10 mL/min/1.73 m2)的病人,需将剂量调整为500 mg/日。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若在血液透析前6小时内按推荐剂量500 mg/日给予本品时,建议血液透析结束后补充输注本品150 mg。如果给予本品至少6小时后才开始接受血液透析,则无需调整剂量。尚无有关接受腹膜透析或血液过滤病人使用厄他培南的资料。当只检测了血清肌酐值时,可采用下列公式来估算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值应以肾功能稳定状态时的测得值为准。男性:(体重kg) × (140 -的年龄)/72 × 血清肌酐值( mg/100 mL)。女性:0.85 × (男性的计算值)。肝功能不全病人:对于肝脏功能受损的病人无需调整剂量。(参阅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肝功能不全,以及注意事项) 使用推荐的本品剂量时无需考虑年龄或性别差异。(参阅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 |
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200mg(5ml),每日3次。疗程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免疫抑制的恢复程度而定。口咽念珠菌病:第1天的负荷剂量100mg(2.5ml),每日2次,之后100mg(2.5ml),每日1次,为期13天。伊曲康唑和/或氟康唑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400mg(10ml),每日2次。疗程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应答而定。本品置于4盎司(123ml)琥珀色玻璃瓶内,带防儿童开启封盖(NDC0085-1328-01),内含105ml混悬液(每ml含40mg泊沙康唑)。使用前请充分振摇本品。建议在每次给药后和储存前用水清洗量匙。必须在进餐期间服用本品,或者对于无法进餐的患者,可以伴随营养液或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服用本品。为了增加泊沙康唑的口服吸收并且优化血浆浓度:必须在进餐期间或进餐后立即(20分钟内)服用本品。对于无法进餐的患者,可以伴随营养液或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服用本品。而对于无法进餐或不能耐受口服营养液或碳酸饮料的患者,考虑采用其他抗真菌治疗或对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在出现重度腹泻或呕吐的患者中,必须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通常应避免可导致泊沙康唑血浆浓度降低的联合用药,除非获益超过风险。如果需要使用这类药物,必须对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 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肾功能不全:单次服用400mg口服混悬液后,轻度(CLcr:50~80ml/min/1.73m2,n=6)和中度(CLcr:20~49ml/min/1.73m2,n=6)肾功能不全对于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轻度至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中,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在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Lcr:<20ml/min/1.73m2)中,平均血浆暴露水平(AUC)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CLcr:>80ml/min/1.73m2)相似;然而与其它肾功能受损组(变异系数<40%)相比,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AUC估计值范围存在较高的变异性(变异系数=96%)。由于暴露水平存在变异性,必须对重度肾功能受损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肝功能不全:在轻度(Child-PughA级,N=6)、中度(Child-PughB级,N=6)和重度(Child-PughC级,N=6)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单次口服泊沙康唑400mg后,平均AUC与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N=18)相比分别升高43%、27%和21%。与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相比,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平均Cmax分别升高1%、升高40%和降低34%。与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相比,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平均表观口服清除率(CL/F)分别下降18%、36%和28%。在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以及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7小时、39小时、27小时和43小时。在轻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A、B和C级)患者中,不建议对本品进行剂量调整【见注意事项】。性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相似。不需要根据性别对本品进行剂量调整。人种: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受人种的显著影响。不需要根据人种对本品进行剂量调整。 |
|
副作用 |
在临床研究中使用厄他培南治疗的患者总数超过1900名,其中超过1850名患者接受了剂量为1g的本品。在这些临床研究中所报告的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大多数为轻度至中度。据报告,大约20%接受过厄他培南治疗的患者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1.3%的患者因发生了被认为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而停用厄他培南。厄他培南经肠外给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为腹泻(4.3%)、输药静脉的并发症(3.9%)、恶心(2.9%)和头痛(2.1%)。厄他培南经肠外给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报告了下列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常见(≥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100,< 1/10) :神经系统 - 头痛;血管 - 输药静脉的并发症,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胃肠道 - 腹泻、恶心、呕吐。不常见(>1/1000,<1/100) :神经系统 - 头晕、嗜睡、失眠、癫痫发作、精神错乱;心脏及血管 - 药物外渗、低血压 ;呼吸、胸和纵隔 - 呼吸困难;胃肠道 - 口腔念珠菌病、便秘、返酸、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的腹泻、口干、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皮肤和皮下组织 - 红斑、瘙痒;全身不适及给药部位的异常 - 腹痛、味觉倒错、无力/疲劳、念珠菌病、水肿/肿胀、发热、疼痛、胸痛;生殖系统和乳房 - 阴道瘙痒。在临床研究中,厄他培南经肠外给药治疗的患者中有0.2%出现了癫痫发作,而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者为0.3 %,采用头孢曲松治疗者则为0%。在大多数临床研究中,继肠外给药治疗后改用了适宜的口服抗菌药(参阅临床药理)。在整个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14天随访期内,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包括上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常见)的皮疹和阴道炎,以及发生率为>0.1%但<1.0%(不常见)的变态反应、不适和真菌感染。上市后经验:上市后报告的不良事件如下:免疫系统: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样的反应(罕见);神经系统紊乱:幻觉(罕见)。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临床研究中,接受厄他培南经肠外给药治疗的患者中有≥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出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见下表在临床研究中,接受厄他培南经肠外给药治疗的患者有≥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报告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CLSA)的发生率.注:* 包括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的患者;** 包括随机被分配到1 g剂量组但调整到2 g剂量的患者;*** 包括也接受甲硝唑治疗的患者;N=治疗组中接受治疗的患者总数;ULN=正常值的上限。患者在接受本品肠道外给药治疗期间,最常观察到的与药物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为ALT、AST、碱性磷酸酶增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在大多数临床研究中,继肠外给予本品治疗之后都换用了适宜的口服抗菌药(参阅临床药理)。在整个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的14天随访期内,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与药物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与上面列出的没有差异。其它与药物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包括: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嗜酸性细胞、血清间接胆红素、PTT、尿中的细菌、BUN、血清肌酐、血清葡萄糖、单核细胞、尿中的上皮细胞和尿中的红细胞升高;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数下降。 |
严重不良反应和其他重要不良反应:下列严重不良反应和其他重要不良反应在本说明书的其他章节进行详细讨论: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和QT间期延长、肝毒性。临床试验经验:因为临床试验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开展,不能将本品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率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并且不能代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发生率。在临床试验的1844名患者中对泊沙康唑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参加活性对照预防研究的605名患者、参加活性对照口咽念珠菌病研究的557名患者、参加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研究的239名患者,以及参加其他适应症研究的443名患者。这反映了不同的人群,包括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如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HIV感染,以及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该患者人群中71%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2岁(范围为8~84岁,56%的患者≥65岁,1%的患者<18岁),64%为白人,16%为西班牙裔,36%非白人人种(包括14%的黑人)。171名患者接受了≥6个月的泊沙康唑治疗,其中58名患者接受了≥12个月的泊沙康唑治疗。表2显示了泊沙康唑预防研究中发生率大于10%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表3显示了口咽念珠菌病(OPC)/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rOPC)研究中发生率至少为10%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曲霉菌和念珠菌的预防:在2项随机、比较性预防研究中,在重度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中,将泊沙康唑200mg,每日3次方案与氟康唑400mg,每日1次或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预防临床研究中最频繁报告的不良反应(>30%)包括发热、腹泻和恶心。预防临床研究中最常导致停止泊沙康唑治疗的不良反应与胃肠病症相关,具体而言包括恶心(2%)、呕吐(2%)和肝酶水平升高(2%)。发生口咽念珠菌病的HIV感染受试者:在2项关于口咽念珠菌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对557名HIV感染患者接受泊沙康唑≤400mg,每日1次的安全性与262名HIV感染患者接受氟康唑100mg,每日1次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另有239名出现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的HIV感染患者在2项关于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rOPC)的非比较性临床试验中接受了泊沙康唑治疗。在这些受试者中,149名接受每日800mg剂量治疗,其余受试者接受剂量≤400mg,每日1次治疗。在OPC/rOPC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腹泻、恶心、头痛和呕吐。在对照OPC汇总研究中,最常导致停止泊沙康唑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功能不全(1%)和肺炎(1%)。在难治性OPC汇总研究中,最常导致停止泊沙康唑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AIDS(7%)和呼吸功能不全(3%)。较不常见的不良反应:血液和淋巴系统:溶血性尿毒性综合征、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性白细胞减少加重。内分泌系统:肾上腺功能不全。神经系统:感觉异常。免疫系统:过敏反应。心脏: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血管:肺栓塞。肝胆系统:胆红素血症、肝酶水平升高、肝功能异常、肝炎肝肿大、黄疸、SGOT水平升高、SGPT水平升高。代谢和营养:低钾血症。血小板、出血和凝血:血小板减少症。肾脏和泌尿系统:急性肾衰竭。临床实验室检查值:在健康志愿者和患者中,肝功能检查参数值升高与泊沙康唑血浆浓度升高无关。大多数肝功能检查异常结果为轻微、一过性并且不会导致停止治疗。本品上市后没有发现在临床试验期间未被披露的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 |
|
禁忌 |
禁止将厄他培南用于对本药品中任何成份或对同类的其它药物过敏者。由于使用盐酸利多卡因作为稀释剂,所以对酰胺类局麻药过敏的患者、伴有严重休克或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禁止肌肉注射本品(参照盐酸利多卡因的使用说明书)。 |
过敏反应:对泊沙康唑、本品的任何成分或其他唑类抗真菌药过敏者禁用本品。 与西罗莫司联用禁止本品与西罗莫司联合使用。本品与西罗莫司联合用药可导致西罗莫司血液浓度约升高9倍,从而会导致西罗莫司中毒。与CYP3A4底物联合用药可导致QT间期延长。禁止本品与CYP3A4底物联合使用,因为联合使用会导致QT间期延长。本品与CYP3A4底物匹莫齐特和奎尼丁联合用药可导致上述药品的血浆浓度升高,从而导致QTc间期延长和罕见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通过CYP3A4代谢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禁止本品与主要通过CYP3A4代谢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例如: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由于联合使用后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会增加,从而会导致横纹肌溶解。与麦角生物碱联用禁止本品与麦角生物碱联合使用。泊沙康唑会导致麦角生物碱(麦角胺和双氢麦角胺)血浆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麦角中毒。 |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厄他培南。 分子式:C22H24N3O7SNa 分子量:497.5 |
泊沙康唑。辅料:人造樱桃味纯净水、枸橼酸一水物、丙三醇、液体葡萄糖、聚山梨醇酯80、西甲硅油、苯甲酸钠(E211)、枸橼酸钠二水物、二氧化钛(E171)、黄原胶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的冻干块状物。 |
白色混悬液,可观察到透明至不透明白色半固体颗粒。 |
|
注意事项 |
在接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已有严重的和偶发的致死性过敏反应的报道。有对多种过敏原过敏既往史的患者发生这些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大。曾有报道指出,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另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时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开始本品治疗以前,必须向患者仔细询问有关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其它过敏原过敏的情况。如果发生对本品的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与其它抗生素一样,延长本品的使用时间可能会导致非敏感细菌的过量生长。有必要反复评估患者的状况。如在治疗期间发生了二重感染,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厄他培南在内的几乎所有抗菌药都有引发伪膜性结肠炎的报道,其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度至危及生命不等。因此,对于给予抗菌药物后出现腹泻的患者考虑这一诊断是重要的。研究表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毒素是引发\"抗生素相关的结肠炎\"的主要原因。肌肉注射本品时应谨慎,以避免误将药物注射到血管中。盐酸利多卡因是肌肉注射本品的稀释液。参照盐酸利多卡因的使用说明书。不考虑与药物相关性的前提下,临床研究中接受厄他培南治疗(1g,每日1次)的成人患者中有0.2%出现了癫痫发作。这种现象在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脑部病变或有癫痫发作史)和/或肾功能受到损害的病人中最常发生。应严格遵循推荐的给药方案,这对于那些具备已知的惊厥诱发因素的病人尤为重要。 |
与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联合用药可导致这些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的全血浓度谷值升高。临床疗效研究中,对环孢菌素浓度升高患者已有肾毒性和脑白质病(包括孤立的死亡病例)报告。在泊沙康唑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应该频繁监测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的全血浓度谷值,并且依据此调整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的剂量。心律失常和QT间期延长:某些唑类药物,包括泊沙康唑在内会导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另外,使用泊沙康唑的患者已有罕见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例报告。健康志愿者中的多重时间匹配心电图分析结果显示QTc间期平均值没有任何升高。在基线和稳态时,记录了接受泊沙康唑400mg,每日2次,伴随高脂肪膳食的173名健康男性和女性志愿者(年龄为18~85岁)在12小时内采集的多重时间匹配心电图。在该汇总分析中,按推荐临床剂量给药后,QTc间期(Fridericia)平均值相对于基线的变化为-5msec。在给予安慰剂的少数受试者(n=16)中也发现QTc(F)间期减低(-3msec)。安慰剂调整后的最大QTc(F)间期平均值相对于基线的变化<0msec(-8msec)。接受泊沙康唑的健康受试者没有出现QTc(F)间期≥500msec或QTc(F)间期与基线相比升高≥60msec。本品不得与属于CYP3A4底物和已知可延长QTc间期的药品联合使用。可能发生药物性心律失常状况的患者应该慎用泊沙康唑。在出现过心律失常状况的患者中,必须慎用本品,例如:先天性或获得性QTc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已出现症状性心律失常联合使用已知可导致QTc间期延长的药品(除了在禁忌中提到的药物)。电解质紊乱,在泊沙康唑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必要时应对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镁离子或钙离子水平进行监测和纠正。泊沙康唑是CYP3A4抑制剂,在其它通过CYP3A4代谢的药品治疗期间,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肝毒性:在临床试验中,出现了肝脏不良反应(例如轻度至中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和/或临床肝炎)。肝功能检查参数升高通常在停止治疗时可逆转,在某些情况下,在未暂停药物治疗时,这些试验结果可恢复正常,极少需要停药。在罕见情况下,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例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泊沙康唑治疗期间出现更重度的肝脏不良反应,包括胆汁淤积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这些重度肝脏不良反应主要见于一项临床试验中接受每日800mg(400mg,每日2次或200mg,每日4次)治疗的受试者。在开始泊沙康唑治疗和治疗期间,必须对肝功能检查进行评估。对于泊沙康唑治疗出现肝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必须对发生更重度的肝损伤进行监测。患者管理必须包括肝功能实验室评估(尤其是肝功能检查和胆红素)。如果临床体征和症状符合肝病,并且与泊沙康唑相关,必须停止泊沙康唑治疗。与咪达唑仑联用:本品与咪达唑仑联合用药会导致咪达唑仑血浆浓度约升高5倍。而咪达唑仑血浆浓度升高则会增强并且延长催眠和镇静作用。必须密切监测治疗患者是否发生咪达唑仑血浆浓度过高导致的不良反应,并且必须备有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用于逆转这些反应。其他过敏反应:尚无泊沙康唑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物有交叉过敏的相关信息。在对其它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使用泊沙康唑时,应注意观察过敏情况。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重度胃肠功能紊乱(如重度腹泻)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有限。在重度腹泻或呕吐患者中,必须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利福霉素抗菌药物(利福平、利福布汀)、特定的抗惊厥剂(苯妥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依法韦仑和西咪替丁 在联合治疗期间,泊沙康唑的浓度可显著下降;因此,除非对患者的益处超过风险,否则必须避免联合使用泊沙康唑。 辅料每5ml该药品混悬液大约含1.75g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患者不得接受这类药物治疗。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尚没有开展过考察泊沙康唑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的研究。由于已经报告过的泊沙康唑的某些不良反应(如腹泻、嗜睡等)潜在可能影响驾驶/操作机器的能力,如需驾驶或操作机器应慎用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