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45g*3 |
2mg |
|
生产企业 |
|
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H20150628 |
国药准字H2006064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肌肉痛、肩部僵硬酸痛、腰痛、关节痛、腱鞘炎(手和腕部疼痛)、肘部疼痛(网球肘等)及跌打损伤、扭伤引起的疼痛。 |
(1)用于颈痛、肩痛、腰痛、头痛、腰椎间盘突出、慢性疼痛等。 (2)用于脑血管意外、手术后遗症(脊髓损伤、大脑损伤)、脊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引起的肌强直。 |
|
用法用量 |
一日1-4次,适量涂于患处。每日不超过4次。 |
用于疼痛时: 口服,通常初始剂量为1mg,在临睡前服用,后续可逐渐增加剂量,分次服用,一次 2mg,一日 1~3 次。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用于肌强直时: 应根据患者需要而作剂量调整。初始剂量不应超过一日 6mg (分 3 次服用),并可每隔半周或一周逐渐增加 2~4mg。通常一日 12~24mg(分 3~4 次服用)的用量已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每天的总量不能超过 36mg。 |
|
副作用 |
涂药部位偶有发疹、发红、瘙痒、肿胀、刺痛感、发热、干燥感等症状出现。 |
应用低剂量治疗疼痛性肌痉挛时,不良反应极少,通常轻微而短暂。包括嗜睡、疲乏、头昏、口干、恶心、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血压轻度降低。应用高剂量治疗中枢性肌强直时,上述不良反应较常见且明显。 |
|
禁忌 |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
|
|
成分 |
本品每1瓶含吲哚美辛.45克与1-薄荷醇1.35克。辅料为羟丙甲基纤维素296、依地酸钠、亚硫酸氢钠、香精、二异丙醇胺、丙二醇、聚乙二醇3、苯甲醇、二异丙基乙二酸、异丙醇、蒸馏水。 |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替扎尼定 |
|
性状 |
本品为黄色澄清液体。 |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片。 |
|
注意事项 |
1.下列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正在接受医生治疗者。 -正在使用其他药品者。 -妊娠及可能妊娠的妇女。 -本人或家族为过敏体质者。 -有药物过敏史者。 2.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或药师。 -使用后皮肤出现发疹、发红、瘙痒、肿胀、刺痛感、发热、干燥感。 -使用5-6日仍未见症状改善。 详见说明书。 |
(1)低血压:同时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在使用替扎尼定时,应监测是否出现低血压。通过滴定剂量并监测低血压的体征和症状,可以显著降低低血压发生的可能性。和降压药需间隔2小时服用。 (2)肝功能损害:替扎尼定可能会导致肝细胞损伤。任何肝损伤患者都应慎用替扎尼定。建议在基线时和达到最大剂量1个月后,或疑似出现肝损伤时,监测转氢酶水平。 (3)镇静作用:替扎尼定可能会导致镇静,某些职业如驾驶员,操作机械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患者应警惕。 (4)与CYP1A2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由于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服用氟伏沙明或环丙沙星等强效CYP1A2抑制剂的患者禁用替扎尼定。 (5)超敏反应:若出现重度过敏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应停用替扎尼定,并立即就医。 (6)肾损伤患者: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25mL/min)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本品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尚未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否通过乳汁分泌未知,但由于本品的脂溶性,有可能进入乳汁,因此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充分权衡利弊后,获益超过风险,方可考虑。 (2)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患者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立。 (3)老年用药:本品主要在肾脏进行排泄,对于老年患者,因经常伴有肾功能低下,可导致血药浓度持续升高,因此应减少用量。本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老年患者用药应慎重。建议对老年患者进行肾功能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