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75mg*20片 |
每粒装0.3g |
|
生产企业 |
|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H20180074 |
国药准字Z1095002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一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
除湿祛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本品用于脾虚痰淤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脂血症;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
|
用法用量 |
成人和老年人:通常推荐成人75mg1日1次口服给药,但根据年龄、体重、症状可50mg1日1次口服给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开始,然后以75mg每日1次连续服药(合用阿司匹林75mg-325mg/日)。由于服用较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有较高的出血危险性,故推荐阿司匹林的剂量不应超过100mg。最佳疗程尚未正式确定。临床试验资料支持用药12个月,用药3个月后表现出最大效果。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 |
1.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2.轻﹑中度患者一日2粒 ,晚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偶见胃肠道反应(如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皮疹、皮肤粘膜出血,罕见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 |
1.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副作用轻微而短暂。 2.本品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 3.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可逆性升高。 4.罕见乏力、口干、头晕、头痛、肌痛、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尿道刺激症状。 |
|
禁忌 |
1.对本品活性物质或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2.严重的肝脏损害。3.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病理性出血。4.哺乳。 |
1.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副作用轻微而短暂。 2.本品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 3.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可逆性升高。 4.罕见乏力、口干、头晕、头痛、肌痛、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尿道刺激症状。 |
|
成分 |
硫酸氢氯吡格雷。 |
红曲。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紫红色的颗粒和粉末;气微酸,味淡。 |
|
注意事项 |
由于出血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出血的临床症状,就应立即进行血细胞计数和/或其它适当的检查。与其它抗血小板药物一样,因创伤、外科手术或其它病理状态使出血危险性增加的病人和接受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或溶栓药物治疗病人应慎用氯吡格雷,病人应密切随访,注意出血包括隐性出血的任何体征,特别是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和/或心脏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之后。因可能使出血加重,不推荐氯吡格雷与华法林合用。在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如抗血小板治疗并非必须,则应 |
1.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2.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达正常高限3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时,应停用本品。 3.不推荐孕妇及乳母使用。 4.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