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每支装10ml |
0.1gx24粒 |
|
生产企业 |
四川广元蓉成制药有限公司 |
四川双新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B20020182 |
国药准字H6102094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解表清热,止咳祛痰。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痰多。 |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
|
用法用量 |
口服,六月至一岁一次5毫升;一至三岁一次7.5毫升;三至七岁一次10毫升;七至十四岁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
口服 1.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4g(4粒),一日2次,疗程3日。 2. 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 3. 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 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0.8~1.2g(8粒~12粒)。 5. 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0.4g(4粒),一日2次,疗程28日。 6. 肠道感染:一次0.3~0.4g(3粒~4粒),一日2次,疗程5~7日。 7. 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0.8~1.2g(8粒~12粒),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
|
禁忌 |
尚不明确。 |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麻黄、京半夏、青黛、杏仁水、百部、葶苈子、瓜蒌皮、大青叶、板蓝根、浙贝母、矮地茶。辅料为蔗糖、盐酸、氢氧化钠、羟苯乙酯、苯甲酸钠。 |
本品主要成份为诺氟沙星。 |
|
性状 |
本品为深棕色的液体 ;气香,味苦、微甜。 |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淡黄色颗粒或粉末 |
|
注意事项 |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婴儿及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患者均应慎用。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等。5.本品久置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摇匀后服用。6.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本品不宜长期服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本品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2.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标本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5.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服用本品,极个别可能发生溶血反应。 7.喹诺酮类包括本品可致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喹诺酮类包括本品应特别谨慎。 8.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9.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10.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