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艾汀 盐酸吡格列酮片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0267
生产企业: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
按吡格列酮计15mg (还有11个药企生产)
适应症:
对于2型塘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盐酸吡格列酮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改善和控制血糖.... 更多»

                      

                      

您的位置: 药品库> 泌尿外科> 糖尿病> 盐酸吡格列酮片

药品 对比

药品信息

盐酸吡格列酮片

度拉糖肽注射液

规格

按吡格列酮计15mg

1.5mg:0.5ml(预填充注射笔)

生产企业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0267

S20190022

说明
作用与功效

对于2型塘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盐酸吡格列酮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改善和控制血糖。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2型糖尿病的控制还应包括营养咨询,必要的减肥和体育锻炼。这些努力不仅在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时很重要,在药物维持治疗时也是如此。

本品适用于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单药治疗 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联合治疗 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 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

用法用量

盐酸吡格列酮应每日服用一次,服药与进食无关。糖尿病治疗应个体化。治疗反应用HbA评价更理想,与单用FBG相比,他市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更好指标。HbA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血糖情况。临床应用时。我们建议,除非血糖控制变差,患者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足够长(3个月),以评价HbA的改变。单药治疗单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不足以控制血糖时,可进行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初始剂量可为15mg(相当于1片)或30 mg(相当于2片)1次/日。如对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加量,直至45 mg(相当于3片)1次/日。如患者对单药治疗反应不佳,应考虑联合用药。联合治疗详见说明书。

用量 本品的推荐起始剂量为0.75 mg每周一次。为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剂量可增加至 1.5mg每周一次。最大推荐剂量为1.5mg 每周一次。 当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度拉糖肽时,可继续二甲双胍的当前剂量。当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度拉糖肽时,应当考虑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参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使用度拉糖肽时,不需要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可能需要进行血糖自我监测来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 肾功能损害患者 轻度、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eGFR 在 15~90 ml/min/1.73m2 之间)。 在终末期肾病患者(<15 ml/min/1.73m2)中的治疗经验非常有限,因此不推荐度 拉糖肽用于此类人群(参见[临床试验]和[药代动力学])。 肝功能损害患者 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老年患者 无需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剂量调整(参见[药代动力学])。 儿科人群 目前尚无度拉糖肽在 18 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给药方法 度拉糖肽经皮下注射给药,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不能静脉或肌肉注射。 可在一天中任意时间注射,和进餐与否无关。 若遗漏给药,如果距下一次预定给药至少为 3 天(72 小时),应尽快给药。如果距下一次预定给药少于 3 天(72 小时),应放弃这次给药,且定期进行下一次计划给药。在每 一种情况中,患者均可再恢复其常规每周一次的给药方案。 若需要,只要距上一次给药超过 3 天(72 小时),可改变每周给药的日期。

副作用

据国外文献报道:1.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N=373)、二甲双胍(N=168)或胰岛素(N=379)合用时,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与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相仿,唯一例外是与胰岛合用时,水肿发生率增加(吡格列酮:15%,安慰剂:7%)。由于不良反应(除高糖血症外)退出临床试验的发生率,安慰剂组(2.8%)与盐酸吡格列酮组(3.3%)相仿。 2.与磺脲或胰岛素合用时,曾有病人出现轻至中度低血糖。 与一磺脲类药物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1%,盐酸吡格列酮组为2%。 与胰岛素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5%,15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为8%,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为15%(参见【注意事项】,一般,低血糖症)。3.在美国进行的双盲研究显示,单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贫血发生率为1.0%,安慰剂治疗病人为0.0%。 与胰岛素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组贫血发生率为1.6%,安慰剂治疗病人为1.6%。 与磺脲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组贫血发生率为0.3%,安慰剂治疗病人为1.6%。 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组贫血发生率为1.2%,安慰剂治疗病人为0.0%。 4.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均显示,盐酸吡格列酮组病人水肿发生率比安慰剂治疗组高。 单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4.8%病人水肿,安慰剂组为1.2%。 与胰岛素合用时,水肿发生率最高(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为15.3%,安慰剂组为7.0%)。 所有病例均仅为轻或中度(参见【注意事项】,一般,水肿)。实验室异常 1.血液学:盐酸吡格列酮可能会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 就全部临床研究而言,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病人血红蛋白均值降低了2%~4%。 一般而言,此类变化出现在治疗最初的4至12周时,之后相对平稳。 这些变化可能与盐酸吡格列酮造成血浆容量增加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有重要的临床血液学意义。 2.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在美国进行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1526个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4名(0.26%),793个安慰剂治疗病人中共有2名(0.25%),ALT≥3倍正常高限。 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研究中,2561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11名(0.43%)ALT≥3倍正常高限。 所有有随访值的病人升高都为可逆性的。 在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群体中,最后一次访视时胆红素、AST、ALT、碱性磷酸酶和CCT的均值均低于基线测定时的均值。 在美国,因为肝功能异常退出临床试验的病床试验中,未见导致肝衰竭的体质特异性药物反应(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4.CPK水平:临床试验中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时,曾观察到散发、短暂的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升高。 有7位病人出现过一次、单独的CP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数值为2150到8610)。 7位病人中,5位继续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位是在试验结束后出现CPK升高的,这些升高均得以恢复。 且无明显临床后遗症。 这一情况与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关系尚未明确。 5.黄斑水肿:有国外上市后的报道,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发生或加重(糖尿病)黄斑水肿并伴有视力下降,但发生频率非常罕见。 尚未明确黄斑水肿是否与服用吡格列酮有直接关系。 如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医生应考虑是黄斑水肿可能性。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接受眼科医师进行的常规眼科检查。 除此之外,无论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或存在其它体格检查异常,只要出现任何一种视物症状就应迅速接受眼科医生检查。 6.骨折:在国外的一项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9.5年)的随机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注意到服用吡格列酮的女性患者骨折的发生率增加。 在平均为期34.5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吡格列酮组的女性患者骨折发生率为5.1%(44/870),而安慰剂组仅为2.5%(23/905)。 这个差异在治疗开始一年后就出现了,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持续存在。 女性患者所发生的骨折为非椎骨骨折,包括下肢和远端上肢。 男性患者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骨折发生率为1.7%(30/1735),与安慰剂组的2.1%(37/1728)没有明显增加。 在照顾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时,尤其是女性患者,要考虑到骨折的风险,并依据目前的护理标准注意评估和维持骨骼健康。

安全性概要 在已完成和进行中的 II 期,III/IIIb 期和 IV 期临床研究中,共有 12654 名患者暴露于度拉糖肽。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这些不良 反应通常为轻度或中度,呈一过性。 不良反应列表根据对 II 期、III 期临床研究、长期心血管结局研究以及上市后报告的评估确认以下不良反应,并列于表 1,显示为按 MedDRA 系统器官分类/首选术语且按发生率降序排列(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 和未知:无法从现有数据中估算)。在每个发生率组中,不良反应按发生率降序排列。 根据在 II 和 III 期注册研究中的发生率计算事件的频率。 表 1:度拉糖肽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 选定不良反应的描述 低血糖 当度拉糖肽 0.75mg 和 1.5mg 单药治疗或与二甲双胍或与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联用时, 有记录的症状低血糖发生率为5.9%至 10.9%,比率为 0.14 至 0.62 事件/患者/年,未报告重 度低血糖事件。 当度拉糖肽 0.75mg 和 1.5mg 分别与磺脲类和二甲双胍联用时,有记录的症状性低血 糖发生率分别为 39.0%和 40.3%,比率为 1.67 和 1.67 事件/患者/年。重度低血糖事件的发 生率分别为 0%和 0.7%,比率为 0.00 和 0.01 事件/患者/年。 当度拉糖肽 1.5mg 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有记录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为 11.3%,比率为 0.90 事件/患者/年,无重度低血糖发作。 当度拉糖肽 1.5mg 与甘精胰岛素联用时,有记录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为 35.3%,比 率为 3.38 事件/患者/年。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 0.7%,比率为 0.01 事件/患者/年。 当度拉糖肽 0.75mg 和 1.5mg 分别与餐时胰岛素联用时,有记录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 率分别为 85.3%和 80.0%,比率为 35.66 和 31.06 事件/患者/年。重度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为 2.4%和 3.4%,比率为 0.05 和 0.06 事件/患者/年。 胃肠道不良反应 分别使用度拉糖肽 0.75mg 和 1.5mg 时,累积报告的 104 周的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 包括恶心(12.9%和 21.2%)、腹泻(10.7%和 13.7%)和呕吐(6.9%和 11.5%)。这些事件 一般为轻度或中度,且发生率在治疗的前 2 周达到峰值,在接下来的 4 周内迅速下降,之 后维持相对稳定。 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长达 6 周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多数胃肠道不良事件报告 于首次给药后的第 2-3 天,且在随后的给药中下降。 急性胰腺炎 在 II 期和 III 期临床研究中,度拉糖肽组、安慰剂组和对照药物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 分别为 0.07%,0.14%和 0.19%(无论伴或不伴其他降糖治疗)。 胰酶度拉糖肽治疗与胰酶(脂肪酶和/或胰淀粉酶)均值较基线增加有关,增加范围为 11%-21%(参见[注意事项])。若不存在急性胰腺炎的其他体征和症状,仅胰酶水平升高不能 提示急性胰腺炎。 心率增加 使用度拉糖肽 0.75mg 和 1.5mg 时,心率平均小幅增加 2 至 4 次每分钟(bpm),窦性 心动过速且伴随相对基线增加≥15bpm 的发生率分别为 1.3%和 1.4%。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 间期延长 使用度拉糖肽 0.75mg 和 1.5mg 时,据观察 PR 间期相对基线平均小幅增加 2 至 3 毫 秒(mse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 1.5%和 2.4%。 免疫原性 在临床研究中,度拉糖肽治疗期间抗度拉糖肽抗体的发生率为 1.6%,表明度拉糖肽分 子中 GLP-1 的结构修饰和 IgG4 部分的修饰以及与天然 GLP-1 和 IgG4 的高同源性使度拉期研究数据的评估显示抗度拉糖肽抗体对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无显著影响。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的患者中均未出现抗度拉糖肽抗体。 过敏反应 在 II 期和 III 期临床研究中,接受度拉糖肽治疗的患者中,0.5%的患者报告了全身性 过敏反应事件(如荨麻疹、水肿)。罕见报告使用上市后度拉糖肽出现速发过敏反应的病例。 注射部位反应 在接受度拉糖肽治疗的患者中,1.9%的患者报告了注射部位不良事件。0.7%的患者报告了 潜在的免疫介导的注射部位不良事件(如皮疹、红斑),且一般为轻度。 不良事件所致的停药在26周的研究期间,由于不良事件所致停药的发生率,度拉糖肽组为 2.6%(0.75mg)和 6.1%(1.5mg),安慰剂组为 3.7%。在整个研究期间(至 104 周),度拉糖肽组不良事件所致停 药的发生率为 5.1%(0.75mg)和 8.4%(1.5mg)。对于度拉糖肽 0.75mg 和 1.5mg,最常见的导 致停药的不良反应分别为恶心(1.0%、1.9%)、腹泻(0.5%、0.6%)、呕吐(0.4%、0.6%),且 一般报告于最初的 4-6 周。

禁忌

盐酸吡格列酮禁用于对本品或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的患者。

对本品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 本品禁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MTC)个人既往病史或家族病史的患者或者 2 型多发性 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 2)的患者(参见[注意事项])。

成分

盐酸吡格列酮。

本品活性成份为:度拉糖肽(通过 DNA 重组技术,利用 CHO 细胞生产)。 度拉糖肽结构式为: 分子量:59,671Da(非糖基化) 62,561Da(糖基化主要形式) 辅料:柠檬酸三钠二水合物,无水柠檬酸,甘露醇,聚山梨酯 80,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本品为无色澄明溶液。

注意事项

1.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时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2.水肿的患者谨慎使用本品。3.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标准心功能III级和IV级的患者不宜使用。

度拉糖肽不得用于 1 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度拉糖肽不能代替胰 岛素。在快速停用胰岛素或减少剂量后,胰岛素依赖性患者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参见[用法用量])。 脱水 接受度拉糖肽治疗的患者报告了脱水,有时会导致急性肾衰竭或肾功能损害加重,尤其是 在治疗开始时。许多报告的不良肾脏事件发生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脱水的患者中。应告 知接受度拉糖肽治疗的患者可能发生脱水的风险,尤其是与胃肠道副作用相关的脱水风险,并 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体液消耗。 GLP-1 受体激动剂的使用可能与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关。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时应予以考虑,因为恶心、呕吐和/或腹泻等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脱水,而导致肾功能的恶化。尚未 在重度胃肠道疾病患者中研究度拉糖肽,包括重度胃轻瘫,因此不推荐度拉糖肽用于此类 人群。 甲状腺 C 细胞肿瘤的风险 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曾在临床相关暴露量下引起小鼠和大鼠的 甲状腺 C 细胞腺瘤和腺癌。雄性和雌性大鼠终身暴露后,度拉糖肽导致甲状腺 C 细胞肿瘤 (腺瘤和腺癌)的发生率呈剂量相关和治疗持续时间依赖性增加(参见[药理毒理])。度拉 糖肽与人类甲状腺 C 细胞肿瘤的相关性尚未确定。目前尚不清楚本品是否会导致人类甲状 腺 C 细胞肿瘤,包括甲状腺髓样癌(MTC)。 接受度拉糖肽治疗的一名患者报告了 1 例 MTC。该患者的治疗前降钙素水平约为正常 上限(ULN)的 8 倍。上市后报告显示,接受利拉鲁肽(另一种 GLP-1 受体激动剂)治疗 的患者中发生 MTC 病例。这些报告中的数据不足以建立或排除人类 MTC 和 GLP-1 受体激 动剂使用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品禁用于有 MTC 个人既往病史或家族病史的患者或者患有 MEN 2 的患者。告知患 者关于使用本品可能引起 MTC 的潜在风险以及甲状腺肿瘤的症状(如颈部肿块、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持续性声音嘶哑)。 对于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为早期发现 MTC 而常规进行血清降钙素监测或甲状腺超声 监测的价值尚不明确。此类监测可能增加不必要的程序风险,因为血清降钙素的检测特异性 低,并且甲状腺疾病的背景发病率高。血清降钙素值显著提高可能提示 MTC,MTC 患者的 降钙素值通常>50 ng/L。如果测定血清降钙素,发现升高,患者应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体格 检查或颈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也应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急性胰腺炎 GLP-1 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相关。在临床试验中,曾报告急性胰腺炎与度拉糖肽相关(参见[不良反应])。 应告知并观察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症状包括持续性剧烈腹痛。若怀疑发生了胰腺炎,应停用度拉糖肽。若确诊胰腺炎,不应再次使用度拉糖肽。若不存在急性胰腺炎的其 他体征和症状,仅胰酶升高不能提示急性胰腺炎(参见[不良反应])。 低血糖 度拉糖肽与磺脲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可通过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参见[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 已有接受度拉糖肽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包括速发过敏反应和血管性水肿的上市后报告(参见[不良反应])。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停用度拉糖肽治疗;立即给予标准治 疗,并进行监测,直至体征和症状消退。既往曾对度拉糖肽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不应使用本 品(参见[禁忌])。 其他 GLP-1 受体激动剂有引起速发过敏反应和血管性水肿的报告。既往曾对另一种 GLP-1 受体激动剂有血管性水肿或速发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应慎用本品,因为尚不明确此类患 者接受度拉糖肽治疗后是否更容易发生速发过敏反应。 急性肾损伤 接受 GLP-1 受体激动剂包括度拉糖肽在内治疗的患者中,已有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病 加重的上市后报告,有时可能需要透析。这些事件中有些不清楚患者的基础肾病,大部分患 者有过恶心、呕吐、腹泻或脱水的经历。因为这些反应可以使肾功能恶化,所以肾损伤患者 在起始度拉糖肽治疗或递增剂量时应谨慎。报告严重胃肠道反应的肾损伤患者应监测肾功能(参见[用法用量])。 其他 每 1.5mg 本品中,钠含量小于 1mmol(23mg),基本为“不含钠”。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度拉糖肽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无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当度拉糖肽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该告知患者在驾驶和操作机械时避免低血糖发生。 处置和处理的注意事项应按照当地要求处置任何未使用的药品或废弃材料。 使用说明 预填充注射笔仅供单次使用。 必须认真遵守包装说明书内的注射笔使用说明。 若出现颗粒,或溶液出现浑浊和/或变色,不得使用度拉糖肽。 不得使用已冻结的度拉糖肽。

同厂家药品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以下病症:1.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以下病症:1.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以下病症:1.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

阿司匹林肠溶片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

天麻素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天麻素片:本品用于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等症。 天麻素胶囊:本....

阿奇霉素颗粒 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2.敏感细菌引....

同药效产品
阿司匹林肠溶片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的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格列齐特缓释片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

功效主治:格列齐特缓释片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减轻体重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2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缓释片 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减轻体重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 型)。

格列齐特缓释片 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本品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减轻体重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II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片(Ⅱ)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当单用饮食疗法不足以控制血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患者,同时应饮食控制。

格列齐特片(Ⅱ)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当单用饮食疗法不足以控制血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患者,同时应饮食控制。

相关医生 更多»
王小璞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二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邱剑光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徐亚文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何巧灵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

罗淞元 主治医师

心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相关医院 更多»
天津市胸科医院

电话:022-88185111(门诊);022-88185555(预约)(预约挂号)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台儿庄南路261号

成都市青羊区妇幼保健院

电话:02886915567(预约挂号)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正通顺街53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电话:021-64175590(总机)(预约挂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

南昌县人民医院

电话:0791-85712198(预约挂号)

地址:莲塘镇向阳路199号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电话:010-114或010-116114(预约挂号),010-88121122(总机)(预约挂号)

地址:本院: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西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9号

北京妇产医院

电话:0108597669901065250731(预约挂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251号(东院);北京市东城区骑河楼街17号(西院)

相关检查 更多»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

尿糖
尿糖

尿糖一般指的是尿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的肾小管对葡萄糖有较强的重吸收....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检查通常是指检查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可用于检查机体生产胰岛素....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指的是空腹从进食第一口饭的时候开始计时到餐后2个....

不孕不育检查
不孕不育检查

不孕不育由女性的不孕症及男性的不育症合称而来,若夫妻在未采取避孕措....

卵泡刺激素
卵泡刺激素

卵泡刺激素,也有称为促卵泡生成素,检验报告上有FSH的简称。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