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50mg*20片*3板 |
0.5g*20片/盒 |
|
生产企业 |
河北金砖药业有限公司 |
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3024268 |
国药准字H2003008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
1.微血管的治疗: 糖尿性微血管病变一视网膜病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 非糖尿性微血管病变一突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促 发的微血管病变;与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 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 原发性静脉曲张一疼痛、腰痛、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 静脉曲张状态一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 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 3.与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痔疮综合症,静脉曲张性静脉。 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的治疗。 |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口服。(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敏4小时1次。(2)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3)抑制血小板聚集则应用小剂量,如每日80g~300mg,一日1次。(4)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2.小儿常用,口服。(1)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2)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 |
进餐时吞服,勿嚼。部分症状推荐剂量如下(或遵医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次1片,—日3次,4—6月,进一步治疗,每日2片以维持疗效; 其它微血管病:一次1片,—日3次,1—2月,进一步治疗,每日2片直至症状消失。 静脉曲张综合症及静脉功能不全:一次1片,—日2次,1—3周,治疗5— 6天后即见疗效, 以后每日服1—2片以巩固疗效。 |
|
副作用 |
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2.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可产生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
本品即使长期服用也耐受良好,变态反应不能除外,偶尔有胃部不适、恶心、胃灼热、食 欲下降等症状时,应酌情减量,必要时中止给药。 |
|
禁忌 |
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2.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
对本品及制剂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
|
成分 |
阿司匹林。 |
本品主要成分羟苯磺酸钙一水合物。 |
|
性状 |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3.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4.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6.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7.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8.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 |
置于安全和儿童不能拿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