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规格 |
10ml∶50mg(以C42H60MgO16计) |
1ml∶500万国际单位 |
|
生产企业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942 |
国药准字S2000002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异常。 |
抗病毒类药,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尖锐湿疣等病毒性疾病。 |
|
用法用量 |
一日一次,一次0.1g(2支)。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四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如病情需要,每日可用至0.2g(4支)。 |
用法与用量本品可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病灶内注射。 1、慢性乙型肝炎:推荐剂量为每次300-500万国际单位(IU),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3-6个月为一疗程,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 2、慢性丙型肝炎:推荐剂量为每次300-500万国际单位(IU),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3-6个月为一疗程,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 3、尖锐湿疣:推荐剂量为每次100-300万国际单位(IU),每周隔日注射三次,1-2个月为一疗程。 4、毛细胞白血病:推荐剂量为每次300万国际单位,每周隔日注射三次,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通常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表现出疗效,其后可进行间歇治疗,使病情长期缓解。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推荐剂量为每日注射300-900万国际单位,治疗三个月,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血象缓解后可进行维持治疗,隔日注射一次,9-10个月后细胞遗传学指标可有缓解。 6、淋巴瘤(囊泡性):推荐剂量为300万国际单位,每周隔日注射三次。根据不同患者的耐受性,酌情将剂量逐周增加至最大耐受量(900万-1800万国际单位),每周隔日注射三次,8-12周为一个疗程。若未出现病情加剧或严重的不耐受反应,这一剂量应持续治疗至少12个月。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同时配合光化疗可提高疗效。 7、爱滋病相关性卡波济氏肉瘤:推荐剂量为每日注射1800万国际单位,如有可能将剂量逐渐增加至3600万国际单位,若未出现病情加剧或严重的不耐受反应,应持续维持此疗法。当反应稳定后剂量改为每次1800万国际单位,每周隔日注射三次。 8、恶性黑色素瘤:推荐剂量为每次900-1800万国际单位,每周隔日注射三次直至出现疗效,然后进行持续治疗,每次注射1800万国际单位,每周隔日注射三次,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I、II期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切除后,使用本品进行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
|
副作用 |
(1)假性醛固酮症:本品Ⅱ期Ⅲ期临床研究中未出现。据文献报道,甘草酸制剂由于增量或长期使用,可出现低钾血症,增加低钾血症的发病率,存在血压上升,钠、体液潴留、浮肿、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症的危险,因此要充分注意观察血清钾值的测定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给药。另外,作为低钾血症的结果可能出现乏力感、肌力低下等症状。 (2)其它不良反应:本品Ⅲ期临床研究中出现少数病人有心悸(0.3%)、眼睑水肿(0.3%)、头晕(0.3%)、皮疹(0.27%)、呕吐(0.27%), 未出现血压升高和电解质改变。 |
1.使用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感冒样症状,如发烧、头痛、寒战、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部分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增高,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偶见有失眠、皮疹、脱发、血压升高或降低、耳鸣、视力下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 2.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和可逆性反应,常出现在用药的第一周,不良反应多在注射48小时后消失。如发生中等程度至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考虑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或停止用药。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
|
禁忌 |
严重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禁用。 |
对该制剂的任何成份有过敏史者禁用本品,严重心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癫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者、严重的肝、肾或骨髓功能不正常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者禁用本品。 |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异甘草酸镁。 |
成分重组人干扰素α2b、羟乙基淀粉,不含防腐剂及血液提取成份。 |
|
性状 |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的不溶物。 |
|
注意事项 |
1、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测血压和血清钾、钠浓度。 2、本品可能引起假性醛固酮症增多,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发热、皮疹、高血压、血钠潴留、低钾血等情况,应予停药。 |
1.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如遇有浑浊或沉淀等异常现象、药瓶或预灌装玻璃注射器有损坏、药品过期失效则不得使用。 2.为避免可能的污染,使用前方可开启内包装。对于任何已开启的药瓶或预灌装玻璃注射器,在抽取所需剂量药液或注射后应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