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益气健脾口服液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B20020275
- 【 成 分 】:
- 枸杞子、何首乌、淫羊藿、当归、菟丝子、黄芪等13味。
- 【 性 状 】:
- 口服液
口服,儿童一次10毫升;成人一次20毫升,一日2次。
尚不明确。
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
-
-
甲减患者停药指南:何时能停药?
邓春颖 内分泌代谢病科 主任医师
-
-
湿疹老不好?可能是脾虚在作怪!
原榕珍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
-
总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断是功能性问题还是器质病变?
黎旭光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
-
-
食管癌化疗后如何有效缓解消化道反应与骨髓抑制?
黄云 胸心大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脾虚先治肝还是先调脾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详情»




腹胀
消化不良
自汗
盗汗
脾虚
乏力











公众号
头条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