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除湿白带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1022305
- 【生产企业】:
- 成都明日制药有限公司
- 【 成 分 】:
- 党参、白芍、白果仁、当归、黄柏(炭)、牡蛎(煅)、白术(麸炒)、芡实、苍术、荆芥(炭)、茜草、山药、车前子(炒)、陈皮、柴胡、海螵蛸。
- 【 性 状 】:
- 本品为灰褐色的圆形水丸,气微,味淡。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1.忌食生冷、少进油腻。2.白带量多气臭或伴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3.服药1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诊治。4.老人、少女、孕妇均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5.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
-
-
湿疹老不好?可能是脾虚在作怪!
原榕珍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
-
腹腔镜手术有哪些禁忌症?这3种一定要注意
何剑辉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
-
脾虚夏天要注意什么?医生:不要出太多汗
毛力威 针灸推拿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
-
脾虚日久的8个表现
毛力威 针灸推拿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脾虚先治肝还是先调脾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详情»



腹胀
带下病
脾虚









公众号
头条号
手机版